“当年大燕求助我国,被拒之门外,如今,燕国早已崛起,远超中原诸国,该是我大梁去主动和谈的时候了。”
“照燕国如此发展下去,未必没有统一中原的决心。何况,我国的火药技术,一直是燕国的忌惮。”
“陈峰将军在西部边疆的部署,已与燕军多次交手,这已经证明了燕国的试探之心。”
“燕国是友非敌,北疆尚未平定,我国不可多树一个敌人。何况,臣听闻,燕国的国主乃是一个宽厚之人,在位二十余年从未对外交战过。西域各弱小国,燕国也从未欺压过。”
“段氏皇族就是被商贾欺压过来的,于是等他们完全的掌握皇权,自然对弱小心存宽厚了许多。皇上,燕国绝不是个敌人,何况蒙古早几年就与燕国来往密切了,我朝断不能被他们抢了先。”
“……”
这么零碎一说,赵无垠心里也就有数了。事后,他找思勤谈过,一月后,派使者携礼出使燕国。令人意外的事,燕国国主竟然收了,甚至,主动开通了几条边疆贸易之线,两国互通往来。
赵无垠对此事没深想,按照规矩,加重了西部边疆的开发建设,西部关口处逐渐繁荣起来,房屋立起,人群涌动,道路齐整。当年他们露宿一夜的荒山野岭,如今已经有了贩卖吆喝声。
思勤却是眉头微皱,以他对国主的了解,他总觉得他答应的太快了些——可那个人应该不会没事招惹自己。
三年,边疆的开发政策不断叠加,逐渐呈现一股欣欣向荣的态势,所有人都在为此欢欣鼓舞,为当初明智的决策。燕国,却在逐渐深入的交流之下开始挖掘大梁的火药技术。
事实上,他们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之中已经摸到了此技术的边,只是若是沉下心去研究,必然要花费十数年。十数年,大梁从燕国学来的东西自然远不止于此,但多的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但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加起来的价值,总有一天会赶上火药技术本身的价值。
可如果加上“蛟羊计划”,那火药技术的价值对大燕来说就远不止于此,可蛟羊计划不是所有梁人都知道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它的意义。
是要把飞鹰泄露给大梁,还是要把火药泄露给大燕,思勤被尴尬的夹在中间。直到有天大燕突然开始重金购买大梁的火炮用于防御,还是国主亲自开的口,思勤才突然明白了自己一直心存的疑惑,也明白了国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