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顾家村,闲云忍不住道:“少爷,我看那玉蟾顶多值六十两,您怎么给她那么多?”
这小厮帮着江屏打理映月斋的生意,见过不少好东西,是知道行情的。
江屏骑在马上,笑道:“你听过刘海戏蟾的故事么?”
刘海少年时上山打柴,看见一只受伤的三足金蟾,好心替它包扎伤口。金蟾变成一名美女,与刘海成亲生子不说,还能口吐金钱。小小的善举换来如花美眷,泼天富贵,这故事谁不爱听?因此家喻户晓,经久不衰。
闲云当然也听过,想了想,笑道:“这玉蟾难道也能变成美女,口吐金钱?”
江屏道:“你倒是想得美,还记得去年在苏州收来的玉盘么?那盘子中央有个樵夫打扮的玉雕少年,旁边有一个凹槽,我当时便想一定是少了什么东西。适才看玉蟾的材质,雕工,还有足底的纹路,分明就是一套。”
闲云恍然道:“原来如此,我记得那玉盘当时只花了五十两,配成一套少说得卖三百两,不亏,不亏!”又拍马屁道:“还是少爷心思细,记性好。似少爷这般聪明,倘若去考功名,必定高中!”
江屏瞥他一眼,道:“休要再来劝我,考功名无非是为了做官,做官又有什么意思?每日早起点卯我便受不了,何况官场无常,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
江家世代经商,鼎盛时有鸦飞不过的田宅,贼扛不动的金山,在富贾遍地的杭州也是有名的财主。如今虽然败落了,还够子孙数代不愁衣食。
江屏是锦绣堆里养出来的公子哥儿,生性懒散,不愿去考功名。江父江母在世时都拿他无法,二老去世后,他益发无拘无束。
闲云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回到家里,江屏找出那只玉盘,将玉蟾放上去,果然契合。正高兴,只听咔嚓一声,玉蟾张开口,吐出一粒金丸,在盘子里滴溜溜地转。
江屏诧异极了,拿起那金丸闻了闻,异香扑鼻,却不知是做什么用的,便当作香丸放在银盒里,随身带着。
次日徽州府的曾家派人送来一封大红请帖,原来江屏有个姑母嫁给了徽州府的曾举人,徽州府离杭州并不远,两家常有来往。姑母膝下有两男,长子比他大一岁,二月十五娶亲,请他去吃喜酒。
江屏写了回帖,拿一两银子打发曾家送帖子的人去了。数日后,带着闲云和一名老苍头,坐船前往徽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