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宁十一年夏末,尚书台右仆射崔矩,豢养私兵、谋害宗室、勾结书院、徇私舞弊,所行种种,大逆不道,故举国通缉。
尚书台尚书令崔汝虽未收到牵连,但经此一役,卧病在榻,前几日还高朋满座的崔府一下子门可罗雀,崔府之人皆是战战兢兢。
而最令大衡上下震撼的便是,当今雷厉风行,撤了国子监与全国书院举荐之职,从今往后,国子监与书院仅传道受业解惑,不再干预朝中官员选举。而另有礼部起章程,主持考试,以选贤举能。
为此,国子监祭酒率国子监诸生在承天门外长跪不起,请求收回旨意,当今不曾理会。最终还是崔相拖着病体将人劝回。
崔矩一事,朝中牵连甚广,各个要职官员变动极大,原尚书台左仆射升为右仆射,二者品级虽相同,却有尊卑之分。加之崔汝病重,他虽为尚书令,如今尚书台实权却掌握在右仆射手中。而原本的大理寺卿倒是成了尚书台左仆射。
又因崔矩一事由郗声所查,故当今未着急着定下新的大理寺卿,而令大理寺少卿郗声代账大理寺。
第62章 乔寺正
转眼便到了秋日,崔矩和他那两个儿子至今不见踪迹,崔府看似未受波及,可到底旁人都想方设法远着了。
只是长安城依旧热闹,没有崔家的宴,总归还有贺家的宴,盛家的宴,总归长安城中从不会因为一家的跌落而停了这派繁华。
而这期间,倒也发生了两件叫人跌破眼球之事,一则便是庆王与谢小公子有一日路过礼部卢尚书府上,恰逢卢尚书与夫人签订和离书,瞧见了卢尚书的嫡子,庆王做主,将卢雁行带回了宫中做了谢小公子的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