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忙什么,偶尔给家里发个电报,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让他去读书。如果他在马帮还是能操持起来的”
只能说人各有志,既然回来一次,陈炫宇还是去昆明看了看他弟弟一家。看到了也踏实了,倒是将冰兰给的买茶山和作坊钱全留给了那边。
冰兰有了自己的茶山和作坊,很多事更容易起来。就如他们可以买更多的毛料,储备更多的茶。马队根据需求调整进出量。
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徐敬明带着的马帮已经将这条线路做的风生水起。那条茶马道被冰兰几次三番修整后好走很多。随着需要,马帮开始延伸到德钦,入藏,最远到达拉萨。
那些生意冰兰从没操心过,能走得那么远,还是有赖家里那几个藏族客人。家里知道孩子与徐家关系,经常让马队稍一些礼物,冰兰这边自然更大方两边关系越来越密切。
男孩子大了,徐敬明就有意要带着他们历练历练。旺杰便提出入藏,那次是初探,没想到这次让徐敬明探出一条商路来。进藏有本地人相护安全很多,也便捷很多。
从大理入藏的路是茶马道最艰辛的一段,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每天走在在山壁上开凿出来的狭窄山路上是什么滋味。高空过滑索是什么感觉那次冰兰跟了去,不跟着她怎么放心?
也就是那次,她再次见到了雪山,以前她是自己,这次她带着丈夫和孩子。好在是自己的马队,不急着赶路,来到美丽的香格里拉便要过足眼隐。就当做一次出游体验,兴奋的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梅朵的歌声在山间回荡。
冰兰被感染着,站在山上兴奋地眺望那美丽神秘的雪山,那起伏的山峦,清澈的湖水,一切都一切她都发自内心喜欢着。
“喜欢了咱们就多停留几天”徐敬明还是第一次在妻子眼里看到了那种异样神彩。他突然觉得好像亏欠了她很多,自己陪在她身边时间太少了。他答应给她想要的生活,自己却一直忙着忙帮。
“以后吧,以后孩子们大了我们来这里居住”
33年冰兰带着所有大孩子前往美国,包括梅朵,旺杰,扎西,包括沈秋玉。书兰和初晴被闫宏斌接回昆明,初晴已经到了出嫁年龄,尽管很想跟着去美国,最终还是屈服了。
还是美国的东海岸,经过四年的大萧条,经济开始恢复。针对中国的留学生美国是欢迎的。正扬子君等人都可以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和初杰一样小两三岁的都安排在附近中学。大些的孩子们年龄参差不齐,但是水平差不多。
冰兰在纽约先买了两套房子,将所有人安排住下。上中学的好办,入学就行,她找的是华人中学。大的她不知道会被哪所学校录取,只能暂时住在这里。一等就是几个月,沈秋玉怀念老家,不习惯这里的语言和饮食。尽管他们尽量自己做饭,感觉味道就是不一样。
被念叨烦了,冰兰只能妥协,孩子们一入学,她将他们安顿好便带着沈秋玉和购买的物品回到云南。沈秋玉还是想住易武,冰兰便将她安置在沈家。
冰兰去拿她耽搁的春茶时收到藤井的一封信,他说他与小林已经定居在昆明。有事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