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页

留学回来的都去了北平上海等大城市,那里的薪水高,环境好。环境不单单是自然,还有人文。最后还是陈玄瑞帮的忙,给找了一对美国夫妻和一个刚回来的留学生。

美国夫妻喜欢大理自然风光,他们决定留下两年,留学生回来喜欢大理的安定。冰兰的投资让她成为学校懂事,一个拿钱的懂事罢了。战乱的云南还不知道谁当政?学校根本没钱发给老师,正好冰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冰兰相信战乱只是暂时,29年会稳定,稳定后的云南在教育上还是很重视的,她不在乎付出这两年。她家有钱,何况还有陈家那批茶和货,就当替陈家做善事。

事实的确如此,龙云当政后,对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当然包括教育。两年后大理的学校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校舍宽敞,学校占地够大,各年级学生满座,教学科目齐全。老师更是中西结合。

附近稍微有点能力的都将孩子送过来上学就连藏区贵族子弟也有不少过来的。因此冰兰家多了三个藏族客人。格桑旺杰是格桑代本的儿子,他爹掌管一方藏兵,在噶厦担任四品官职。

扎西多吉的爹是噶厦的达奉,算是六品官职,掌管马厂,梅朵是子君的朋友,她爹算是地主,家里拥有一片土地,牛羊成群。

几个孩子算是不打不成交,交了便成为朋友。开始是应邀过来吃饭做客,后来来家就是家常便饭。

那对美国夫妻本来打算做两年回去,两人回去不久又回来了,还带了另一对夫妻。经济萧条了,工作难找!他们不得不再次回来。来的这对夫妻正好补上学校人员的不足,冰兰要求小学就要学英语,他们很缺英文老师。

“如果有不错的外籍中学老师我们也要,化学,物理,几何代数的”冰兰在开校董会议时道。

“这事让密斯艾伯特先生办去,他会非常愿意。因为他说过他的朋友有的失业了,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校长道。

校董会议重点不在这里,校长兴奋地告诉众人一个好消息:“省政府的教育部长将莅临我校参观指导,希望大家这几天督促学生搞好卫生,做好迎接准备,各位懂事到时一定参加。”

这让冰兰想起后世那些检查指导什么的,估计领导都喜欢做这些事。

一散会,冰兰马上请假:“校长,我不需要参加了吧?正好想带着侄女去美国参加预科班培训,准备考大学”

“陈老师,迎接部长到来是大事,你怎么能缺席?何况部长说还要见见你,对你的无私贡献予以表彰”

冰兰谦虚着不用麻烦,固执的校长就是不松口。冰兰没办法,只能妥协!送初晴去美国是借口,初晴的文化课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再说美国和欧洲正进入大萧条时代,真不是过去的时候。

等两年再去捡漏一样,那时候孩子大了,正好直接上高中。省教育部的一行人还真来了,出乎意外的是闫宏斌带着人也来了。人一来小院气氛就肃然起来,这两年书兰与三个孩子一直在这边。闫宏斌忙着打仗,根本就没过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