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倚君的阿娘虽然已经改嫁,但到底该不该去向她行礼这是两难的事。她上头有大兄在, 也不算独立女户, 也没出宗族, 若是图方便, 直接请了族老叔婶,如同上次一般完礼即可。但是这样做细说起来,终究不太体面,日后若是有人拿这事儿恶心人也烦。
但若是去行礼,她再嫁之后就不算是陶家的人,这岂不是认了别家郎君做父?陶倚君是决计不会同意的。
“这事儿得再琢磨琢磨, 最好是找个两全的法子。”
卫大将军做事一向不肯出半点纰漏,便是这两个小辈的婚事也是如此。若跟他无关也就算了,霍桐虽与他无亲缘血脉,却是他看着长大的,连卫老都愿意派驻到他身边为他压阵,可想是如何看重了。
爱屋及乌,霍桐能找到陶倚君这样优秀的女郎也是福气,虽然陶倚君的父母亲缘淡了些,可卫家霍家细算起来怕还不如人家陶倚君清晰,不就是个另嫁的阿娘么,大不了给点赡养的银钱也就过得去了。
卫青不重口腹之欲,但对莫娘子这一番下了功夫的膳食也是赞不绝口。
陶倚君找了机会亲手给卫大将军把脉,然后写了几个方子交于莫娘子,让她先去与卫大将军带来的郎中合计合计,再按照她给的建议安排膳食调养。
卫青没出声,等到陶倚君安排妥当了,才笑着点头:“大娘子果然细致入微,阿桐是遇对人了。”
大将军高兴,这见面礼也就不菲,数百金说给就给,全然不在话下。
对于陶倚君之前在产业上的分配,他不表示任何意见,那些银钱也不需送至他处,反而是让卫老代为分配,照顾他那些老手下的日常生活。
对于陶倚君在庄子里请的人手大多都是退役的兵士,这点很得卫大将军喜爱,连带的跟陶倚君出去巡看她的农庄药田都一直带着笑容。待看到沿河而建的那一大片仓库,还有下游高耸在河面上,日夜不停转的水车,大将军心里有些动容。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一直以为陶倚君的能干是众人夸大加了些水分的,即便如此都已经是难得的掌家娘子了。可在看到仓库,织坊,水车之后,他对陶倚君的能力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仓库这个好说,只要明白了运转的道理,分分钟就能再建。然而水车和水利灌溉渠,以及改进后的纺织机器,这可不是小事,若是能推广到全国。不不不,哪怕不是全国都用,只要和套平原和黄河两岸的农田能够用上,陛下的心愿就极有可能提前实现。
大将军心里动容,可面上依然波澜不惊。
他说城外环境更好些,便大手一挥,直接住进了陶倚君的农庄里。更是做主将霍桐名下的一块平田连同宅地全送给了陶倚君,让她帮着再建一座面积更大一些的农庄,说自己日后会常来,总要寻一个固定的住处。老是住侄子家也容易招人闲话,这处农庄,就当是侄子为他建造的。
这话说出去听到的人都要疯。若是一处农庄就能攀上卫大将军的大腿,边城一带的地主豪强和世家们都愿意献出去。陪同来的牛三郎眼里的羡慕都快要摁不住了,撞了撞霍桐的胳膊,语气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