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他们自己身上还带着杂粮饼和咸菜,就这么凑合着吃了一顿饭。

期间还不断有人过来买梨。

过午没多久,他们的梨就全都卖完了。

元宁身上沉甸甸的,全都是铜钱,粗略估计有四五千文。

卖鞋的老大娘善意提醒:“孩子,你带着这么多钱很容易招惹是非的,还是去票号兑换成银子吧。”

元宁为难了,“可是大娘,我连票号在哪儿都不知道呢!”

老大娘冲着对街喊了一声,对街便是县衙门的侧门,那边守着两个衙役,其中一个闻声跑了过来,问道:“娘,您有事?”

老大娘指了指元宁姐弟,“你领着他们去一趟票号。”

元宁想了想,跟那个衙役打商量:“大哥,能不能麻烦您替我们跑一趟?我们姐弟俩年纪小……这些钱也许对你们来说不值一提,可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

衙役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元宁心算能力非常好,仔细回想了一下就知道自己今日收入了五千二百二十五文钱,她留下了零头,把五千文钱都给了那衙役。

衙役很快回来,拿给她几个小银角子,“总共是五两银子,你收好了。”

银角子小巧轻便,携带容易,元宁再三道谢,从筐子里拿出预留的几颗梨,“大娘这是孝敬您的,从我们姐弟开始在这边摆摊,您多有照顾。”

第三十七章 做鞋

老大娘还不肯要,“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元宁却道:“往后还要麻烦您呢,您若是不肯收,是不是以后嫌我们麻烦不肯帮我们了?”一边说着就红了眼圈,可怜巴巴说道,“不瞒您说,我们姐弟五个,父母双亡,族里就算是有长辈也是隔了房的。我们家就是我当家,日子着实艰难……”

伯钟跟着小声抽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