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当然是越带越旺。先前围绕在元宁这边买梨的人络绎不绝,即便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也还是不断有人过来询问。远远地过路的人也就都跟着过来问一嘴了。
一听价钱都开始皱眉,“人家卖梨顶多三文钱一斤,你怎么卖这么贵?”
元宁便随手拿起一颗梨,展示给对方看:“大嫂,您瞧瞧,咱这梨个儿头大,颜色黄,您再尝一尝,又甜又脆,梨水儿还多,比别人贵一点那是有道理的!”
切好的梨瓣儿送过去,对方一尝就知道区别了。不过还是有点嫌贵。
元宁笑呵呵说道:“您就算是买一颗梨去尝尝,我也卖!不过,我看您红光满面,肯定家庭美满,不愁吃穿,这么区区几文钱对您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
“大嫂,就凭您这印堂亮堂的劲儿,今年来年,往后年年,肯定是都会交好运的!”
这位大婶被夸的嘴都合不拢了,“那成吧,给我来上五斤!”
元宁手脚麻利给称好,又给添了两颗李子,“我也沾沾您的福气!”
夸张地在女人手上轻轻摸了摸。
那大婶哈哈笑了起来,“你这丫头,倒是机灵的很!”
等大婶走了之后,伯钟忍不住好奇,“长姐,你怎么知道这大婶家里有好事?”
隔壁摊位的人也都伸长了脖子,他们也很好奇呀!
元宁笑笑,“你没见这位大婶身上穿的衣裳是簇新的,一点褶子都没有?她一边走路还一边下意识扯着衣角,好像生怕起了褶皱似的。这肯定是为了什么正式场合才穿的。
“再有她脸上一直带着笑,眼睛里还有一股得意劲儿,这就说明家里有高兴事要发生呀!还是那种需要跟人炫耀的那种。”
众人纷纷点头,原来如此。这小姑娘观察可够仔细的。
中午饭就是在摊位上解决的。伯钟也来过县城了,知道哪里有卖吃食的,跟姐姐要了钱,小跑出去,很快买回来两个烧饼,两碗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