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对于改名这件事,弟妹们没什么意见,其实在穷人家,只有成了年之后才会有正式的名字,那是要载入族谱的,活不到成年的,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

女孩子不入族谱,一般是没有名字的,除非嫁入比较讲究的家庭,夫家会给取个名字。

有了名字之后,朱元宁就抱着小妹,拉着四弟,带着大弟二妹一同去了官府。

这中间的曲折和心酸自不必多说,朱元宁自己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头脑和口才十分出色能够打动人是一方面,另外也算是遇到了好人。

负责修缮堤坝的钱谷师爷冯师爷被她的孝心和坚韧打动,把全部的恤银——二十两银子都给了她。

恤银和之前的丧葬费并未算在一处。丧葬费直接给了族里,但这恤银,冯师爷还是想亲自交给这家的孩子们,毕竟交给族人,未必便能落到孩子们手里。

至于这些银子孩子们是否守得住……冯师爷自己也不是大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不错了,后续的事情哪还能继续操心?

朱元宁再三谢过了冯师爷的好心,与他商定这笔银子的数目对外保密,还拿出来二两银子感谢冯师爷。

知道人家并不稀罕,可她不能不懂事啊!

冯师爷对此举动既觉好笑又觉心酸,果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女娃娃这么大点儿已经懂得人情世故了。

恻隐之心一起,冯师爷不仅送了他们二斤小米,还指点朱元宁拿出一部分银子去族里过一过明路。

第三章 拒绝

这一点虽然朱元宁早已想到,却也不能不感谢人家的好意。

为了方便分配,冯师爷给的都是碎银子。

回家之后,朱元宁收起十两银子,拿着另外十两去找了族长,拜托族长帮忙把家中的五亩薄田换成二亩良田,他们姐弟身小力薄,土地太多了也照管不过来。

尽管良田比薄田缴纳的课税要多一些,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她打算在一亩地里种上粮食,另外一亩地种一点经济作物,至于家里吃用的菜,房前屋后种一点就够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