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最后把面团切成小剂子,包上准备好的黑芝麻馅和豆沙馅,上锅蒸足一刻钟,清香弥漫,便是艾草青团。

两人一起忙碌着,谁都没有开口说话,若是有什么必要的交流,也都是用眼神或者肢体动作完成。

一套流程下来,元溪的脸红了又红。

严鹤仪一口气包了好些青团,都蒸好之后,他用瓷盘装了几个,对着在灶台旁看鸡蛋宝宝的元溪说道:“你去把这些青团给顾大妈送过去。”

自从有了这些鸡蛋宝宝,严鹤仪若是要支使元溪做个什么事,都得说上两遍以上,他才能依依不舍地从装鸡蛋的瓦盆前走开。

这一次,元溪却表现得格外听话,严鹤仪话音未落,他就急忙站了起来,乖乖接过瓷盘。

做好青团,严鹤仪又在厨房忙活了一阵,用粳米、杏仁和桃花煮了寒食粥,又用各种香料煮了几颗寒食蛋。

寒食日禁火,提前做好的这些吃食,便是给明日寒食节准备的。

到了下午,严鹤仪搬出一箱子纸来,坐在院子里裁剪、装订。

元溪又跑了过去,笑嘻嘻地问道:“哥哥,在做什么?”

严鹤仪将手中的纸对折,一面裁剪,一面慢悠悠地道:“私塾的孩子们要加新课程了,我给他们做教材。”

元溪翻看着已经做好的几本书册,发现上面一个字也没有,不解地问道:“怎么都是空白的,难不成哥哥要自己写上去吗?”

严鹤仪点了点头,答道:“孩子们启蒙得差不多了,我准备开始教四书,不过镇上卖的书注解比较晦涩,他们看不懂,我准备自己抄书做注,既符合他们的水平,又能给他们省一笔买教材的钱。”

元溪这才意识到,面前一袭长衫的严鹤仪,还真的是个十足十品格高尚、温润如玉的教书先生。

他帮着严鹤仪扯着手里的纸,又问道:“哥哥以前也是这样的吗?私塾这么多孩子,抄书要抄好久吧。”

严鹤仪浅笑一声,手里动作不停,“习惯了,若是写得快,熬两个晚上就可以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