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法医验过三遍,确定那人是自杀,这案子便也算结了。

谁知,隔天传出那凶手临死之前还留下一纸血书,声泪俱下地控诉顾家如何虐待其妻,致其死亡,传得绘声绘色,有模有样,直将大理寺卿一家送上风口浪尖,御史纷纷上奏弹劾,对顾家进行口诛笔伐。

顾大人盛怒,下令彻查此事。

那凶手之妻名唤何花,的确是顾家的仆人,平日里侍弄顾家内院花草,说白了,就是个进不得主人家屋子的下人,可这样的人,一般也惹不到主人家,何以虐待致死。

直到顾家主母和小女儿外出礼佛回来,一切才真相大白,何花平日里负责的地方,正巧也是女眷们平日嬉闹玩乐的地方,那日,顾家小七顾沁在园子里会友,回屋后发现头上的锁金簪不见了。

顾家重文,家中的孩子文采个个出挑,当初顾湘也是凭一手好诗文博得状元郎青睐,她的小妹顾沁自然也不差,那枚锁金簪便是跟人文斗赢来的彩头,加上样式时新,顾沁爱不释手,出门见人也时常戴着。

发现簪子丢了以后,顾沁满屋子找,连那园子前前后后都翻了许多遍,下人也盘问了许多遍,可就是找不着。

顾沁思来想去,觉得东西不可能丢出门去,便将目光锁在了家中和园子中,这些地方找不着,那便有可能在下人的房中。顾沁只是猜测,并没有证据,原先不想搜下人的屋子,所以便安稳了几日,想等那人良心发现,自己上缴,届时再赏下些银钱,以资奖励,这样便皆大欢喜,历来发生这种事,大多也都是这样处理的。

可她等了几日,都没等来那人“自首”,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带人搜了下人的屋子,在何花床牙下的梁子上,搜出了那枚“锁金簪”。

藏得这般隐秘,何花想抵赖都不得。她本来签的就不是死契,如今工期已近,钱也赚够了,便想回家享福,谁知道那日在园子里捡到了顾沁的锁金簪,心下生出了贪念:小姐的赏赐再多,也不过是些碎银子,哪里抵得上这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