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记忆中与诸葛亮交集最多的,是诸葛亮作为刘备使节,前来柴桑,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合,一同对抗即将南下的曹操。
记忆中诸葛亮与东吴众人的相交,也不是这样愉快。除了周瑜鲁肃与诸葛亮意见一致,彼时东吴文臣赞成投降曹操的居多,于是他在堂上一番舌战群儒,东吴文臣几乎全被得罪。
而此时,记忆中曾被怼得哑口无言的虞翻,一边给诸葛亮敬酒,一边颇有深意地问:“久仰诸葛孔明大名,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俗。只是您胸中这经天纬地的才华,总不可能将其埋没在山林之中。都说良禽择木而栖,我总想问上一问,您这样的人物,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明君呢?”
虞翻这一问,在座的笑谈声忽然降了音量,十多双眼睛全都齐刷刷朝诸葛亮看去。
被这些眼睛盯着,诸葛亮却依旧笑得坦然,他接过虞翻的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才道:“何谓良禽?譬如凤凰,譬如孔雀,譬如喜鹊,譬如仙鹤?品类不同,所择之木自然不同,仲翔怕也不好叫仙鹤栖凤凰栖过的木,喝孔雀喝过的水吧?”
陆绩以为他就要这样将这个问题敷衍过去,然而还不等人接话,诸葛亮忽然又正色道:“但仲翔若非要问我谁是明君,这问题也简单——我认为的明君必然有两个要点,一是皇室正统,二是仁慈爱民。”
这话说完,堂内忽然鸦雀无声。
这两点,孙策其实一个都不占,诸葛亮这话摆明了不给面子。
陆绩朝上首周瑜看去,周瑜极好地掩盖了怒意,默然抿酒。
……诸葛亮人在这里,或许是周瑜存心招揽,但今天这情境看下来,怕是周瑜所图,前路艰难。
陆绩这样想着,又看回诸葛亮。这一回,他的目光没有触及诸葛亮,却被他身后一个跪坐着的书童的吸引了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