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开个书院混饭吃 燕堂 781 字 2022-11-01

林若阳一听有门,飞快地说:“家里没地方,还是在书院里吧。我也不是非当先生不可,请个先生来教也使得,不过书院得归我管。女儿就是想有点儿事儿做。”

林举人一听松了口气,请先生来教,女儿也不用怎么抛头露面。再说了,还不一定能招到学生呢。

父女二人达成了共识,林若阳满脸笑容地将父亲送出了门。

古人诚不欺我啊。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想开一个窗,先要要求拆掉屋顶,这样再谈到开窗,对方就容易接受了。

父亲为人古板,胆子小,但心却是很软,又痛女儿,她刚刚吓了他一下,他就主动说要找小童来给她教了。

这个法子虽粗陋简单,却是管用。

接下来,林若阳先是成立了自己的教师队伍——请了村里一个老秀才。

老秀才本来不想到一个被退了亲的女人手下干活的,奈何他刚刚失了馆,儿子又在外面惹事,被人打坏了腿,急需用钱,只好答应了。

书院刚开始办,只能先招一些小孩子来,秀才一名就足够了。以后慢慢扩大规模,再想法子请些举人、进士、甚至大儒来。

请好了先生,林若阳就带着红杏还有李能去了村里。

李能是管看门、洒扫的老两口李伯、李婶的孙子,是林家的小厮兼林举人的书童,被她临时征用了来当招生专员。

林若阳提着一块肉,一壶酒去了村家,说明自己要办个学堂,李能和红杏则在村子里向人们宣传林若阳的招生政策。

无论男女,只要满6岁都可到碧梧书院读书。

束脩每月500文,不需另交节敬。

若家中一时无钱,可先赊欠,不收利息。

每年考试两次,成绩优秀者可免收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