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信任度真的如同boss期望的那样下降了,就可以达成他的第二个目的。
——利用信任度下降,诱发心理疾病使他的面临死亡威胁。
他原本的心理疾病是在18岁时因组织而起。
但由于时间久远,且案件详情并未储藏在记忆宫殿中。那一次究竟是巧合还是组织boss蓄谋已久的阴谋已经无从考证。
但第二次在公安内部发生的“昆娜”事件则一定是组织boss蓄谋已久阴谋。对方希望通过加重他的病情来毁掉一个威胁。
黑泽秀明闭上眼,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
一个身负残疾,绝对自信的上位者这时候会怎么进行推测?
“来吧,选。”黑泽秀明呢喃道,“是选择开发布会挽回信任还是选择不开发布会保住所谓的亲情?”
原来如此。
他睁眼嗤笑一声,是他高估组织boss了。
本以为对方是想让他在正义和亲情之间做选择,没想到这东西竟然是想让他在无聊的自尊脸面和亲情正义面前做选择。
“我可没那么多私情。”黑泽秀明勾起冷笑,“也没你想得那么无聊。”
他相信哥哥也知道他一定会选择开发布会,因为退让不是他们两的风格。
——那么组织boss掩藏在事件下的第三个目的就是试探他和琴酒的关系。
组织boss靠着他贫瘠的知识和自信的推测,认为他只要知道琴酒是他的哥哥,就必定不会开发布会。
因为那个侧写和琴酒太像了。
就算琴酒与这件事无关,警察在根据线索进行搜捕的时候一定也会将琴酒一并带回警视厅,经过搜身和审问后再释放。
可琴酒经不起这样的搜身,他身上很多东西不能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