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花梨纯很清楚这些事情。她甚至知道图书角的书一直是那些旧书,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了。自从有人主动捐书之后,管理员就没有再购买过新书。

因为她没有钱,想要读纸质书的时候就只能来这种免费读书的地方,或者厚着脸皮在书店或者便利店站着读试阅的书。

取出四本《月刊文学》第一期,放在图书角显眼的地方之后,花梨纯又飞快地带着剩下的杂志赶往下一个地点。

雕塑广场、网咖、牙医诊所、老年活动中心……像这种会放置图书供人免费的地方,托贫穷的福,花梨纯知道很多。目前没有书店会将星野社的杂志上架宣传,她就只能选择这样的地方了。

这种地方的人流量大,但因为主要做的并不是图书的生意,因此书籍更新速度并不快,看来看去都是那批老书。将《月刊文学》放在这种地方,一定很快就会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等那些人将《月刊文学》读进去之后,读着读着就会发现,关键的地方缺了页。

等那时候,他们若是继续读的话,文章会变得不连贯,就此放弃不读又做不到,就很有可能会根据杂志上印刷的网址购买新的《月刊文学》。

这是花梨纯迫不得已之下使用的计策。

花了近两个小时,花梨纯终于将手里所有缺页的杂志都放置完毕。接着,她也没有回出版社,而是转头去了下一个地方。

东京,下北泽。

这一带是文艺青年的天堂。

古着店、二手店、各种各样的小剧场、音乐酒吧、复古咖啡厅等充满文艺气息的店铺林立,街上行走的年轻人衣着风格与发型也颇有复古的气息。混迹于下北泽的人大多都是文艺爱好者,而这群人正是《月刊文学》最有可能的受众。

抵达下北泽之后,花梨纯先是到便利店去,用刚才从五条悟那里拿到的九千日元买了一箱小罐的冰咖啡。之后,她带着咖啡与一箱从游戏里取出来的《月刊文学》,来到了行人如织的街头。

在这里,已经站了不少派发传单和纸巾的人。花梨纯将沉重的咖啡和杂志放在面前的地上时,手臂肌肉已经酸得发麻。

但她顾不得这些,拿起一本杂志和一罐冰咖啡,看准一个路过的年轻人递了过去:“你好,我是星野社的员工,请收下免费派发的本社杂志《月刊文学》和咖啡……”

《月刊文学》的厚度不少,带着也显得有些重。年轻人本来有些犹豫,但看见了罐身还带着水珠的冰咖啡后,改变了主意,将咖啡和杂志都接了过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