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齐剩原先也想租村里的水田, 跟大队长他们提了提,由大队里牵头,和乡亲们坐在一起聊一聊。

只是愿意租水田的人并不多,哪怕齐剩给出的条件很诱人,也只租到了不到二十亩的水田。

自打全民大包干以来,乡亲们日常主食也从各种糊糊、粥类, 慢慢改成了大米饭。

有水田就有饭吃, 要是都租给齐剩,哪怕拿了钱, 回头不还得花钱买米。

现在农村人根本没有拿钱卖粮食的念头,明明能自给自足,为啥要花那冤枉钱。

对于那些将水田租出去的人家,大部分人都保持着看看好戏的心态。

等着看那些人家, 到时候拿钱出去卖粮食, 也不知道租水田的钱, 能够家里几口人吃饭。

乡亲们的猜测, 对租水田给齐剩的人家来说,根本不在乎。

他们替齐剩照看水田,按照亩数,每月都有固定工资,真金白银的拿到手里,不香吗?

那几家人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闷声挣钱。

到了十月底,晚稻已经可以收割了。

租中的水田不用齐剩操心,谁家的地谁负责收割,齐剩每月付出去的工资也不是白花的。

只有他自家的几十亩水田,请了短工来割。

稻谷一袋袋装好,运到仓库里,分批翻晒。

幸亏天公作美,一直没有下雨的迹象。

稻谷分批足足晒了小半月,才运进新鸿的仓库。

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加工、包装、运输,新鸿的工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工厂生意好,年底才能发得出福利。

等所有合约上的粮食运输出去后,新鸿的仓库已经空了一小半。

孟鸿看着账面上的数字,向来沉稳的他,都忍不住在办公室里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