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太太甚至想过,为了女儿不再受苦,她给女儿招赘的可能性。
可是薛家对他们有恩情,如果薛家对她们直接提出,要纳英莲,她直接拒绝又不妥当。
薛家是皇商,巨富之家。他们甄家老爷出家了,现在就剩她们孤儿寡母,田地也没有多少,想用钱来偿还恩情也做不到。
如果薛家真的要纳英莲,她想来想去,只有一死报答,换得英莲的自由身。
可是如果自己真的死了,可怜的英莲刚刚认得母亲,就要失去母亲,而母亲又是为了她而死,今生估计都不会幸福了。
甄太太左思右想,左右为难,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
如今听薛太太要认自己的女儿当义女,那么英莲就是薛蟠的义妹,甄太太看向薛蟠,见薛蟠并没有反对,也不像对自己女儿有情的,甄太太连忙答应。
如此,自然再好不过。
她不害怕别人和自己抢着做英莲的母亲,她只怕英莲过不好。英莲能多一个真心对她的母亲,多得一份母爱,她求之不得。
甄太太不由对薛家更加感恩。
薛家要留英莲母女长住,甄太太只觉得麻烦薛家太过,不愿如此,被薛太太说都是自己人,强留了下来。
甄太太想,这样也好。自己娘家都知道自己的女儿曾经失踪过,带着孩子回去也不好,毕竟人言可畏。
甄太太打算在金陵城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把自己在娘家的产业都卖掉,在城郊买一块房产,以后搬过去。一来没有人认识自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二来离薛家近便,可以彼此照应。
不提甄太太的打算,这边刘大人将拐卖案子处理完,就打发人来请薛蟠。
薛蟠拜访刘大人,刘大人给了薛蟠很多书贴,薛蟠苦着脸还是接受了。
刘大人告诉薛蟠拐子的判案结果,包括杨四旺在内,其中两人是主犯,被判秋后问斩,其余的人流放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