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画作的高低位置也构成动态的点线节奏,让观众自然地把视线聚焦于作品。
当然,最巧妙的还是玻璃的运用。
透明的玻璃顶泻下阳光,同时避免下雨等情况损毁作品。
侧墙使用带有艺术水纹的半透明材质,既弱化了幕墙本身的存在感,又与光影流风的画作呼应,在观众走动时带来梦幻的流动视觉效果。
虽然只是临时的简陋玻璃画廊,但其中的许多原理都与建筑学相通。
别人或许不懂,但他一眼就能看出,这看起来简单随意的设计,其实没有一处不体现出新颖的心思。
“难以置信,你是个天才。”他嘴角微微勾起。
“哈,”乔伊快乐得像要飞起来,“我是个天才这件事,你难道第一天发现吗?”
“当然不是。”安东尼奥淡淡地感叹道,“只是今天让我有了危机感,我想我大概要失业了。”
“……那倒不至于,嘿嘿。”
乔伊都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实展会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哪怕在21世纪初,它也算得上是一个新兴学科,刚从美术和建筑学中分流不久。
乔伊是个聪明的学生,可惜小聪明居多。她一向心思活络,对什么都好奇,专门选修过室内设计、会展设计和会展营销学的课程,在这个尚不成熟的专业里勉强算是半个科班出身的专家。
而在19世纪,画展大多都是摆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宅邸之中,那些地方当然不能随意设计布置,人们自然对展会设计毫无概念。
最重要、最美的画作,放在最一目了然的地方就行了。
这有什么好设计的?
金钱会告诉人们,这当然值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