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卓北沿着湖边的小道向之前瑾瑜带她去的那家客栈方向缓缓走去。碧湖秋水滟滟起波澜,湖边翠柳依然绿意浓浓,一阵暖风吹过,卷起岸边的落叶。皎月挂在天边,白得发亮,照得湖水便如丝丝绸缎,波光粼粼。
悠悠然,不远处传来一阵笛声,悠扬婉转,清新动人。随风吹笛,吹的是心境;月夜听笛,听的是情怀。宁卓北慢下脚步,细细的听了一会。原来是良宵引。此曲本来是首古琴曲,然而却被此人改成了笛声。纵然如此,却不掩此曲的飘渺凌云之致。月夜清风,良宵雅致,饮酒赋诗,怡情悦性。
宁卓北一边朝那笛声的方向走去,一边随那笛声轻轻低吟:“上画楼,帘卷遍,竹外新两收烟幂,倦鸟瞅嗽宿枝头。笛唤起,淸淸月轮浮,要将酒樽酬。见他几时留,且散闲愁。休休,且散闲愁。”
她还未念完,那笛声戛然而止。她抬起头,看到岸边柳树上站着一个颀长的身影,发丝随风轻扬,慧黠的笑容,明如弯月的眼眸,在湖水的映衬下亮如星辰。
“敢问公子,何来闲愁?”
瑾瑜一跃而下,把手里的玉笛转的飞起,道:“非也非也。我是不见碧云流,莫负今夜月清幽。”
此曲曲意有数个版本,宁卓北吟的是第一种,而瑾瑜接的是第三种,“凭槛四望,不见碧云流。坐看织女牵牛,远雁入芦洲。这来莫负今夜月,觞咏良游。那便求桂宫,夜夜开挂上玉毬。这来莫负今夜月淸幽。”
宁卓北道:“坐看织女牵牛?还真是情种。看来胡公子的长笛,真不是拿来附庸风雅的。”
瑾瑜一听,乐了起来,“好玩吗?”他指的是捉弄小二的事。
宁卓北摇了摇头,道:“你寻我何事?不会真的只是不想负了月清幽。”
瑾瑜道:“你上次太不够意思了,啥也不说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