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 连口热水都没有的喝, 小儿子还嚷着自己饿了, 催促张母做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是穷人的父母不爱孩子, 而是光维持一家子的生活需求, 便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心孩子。
张母一开始想像白沉音在时那样养着儿子, 可很快就发现养自己已经很费劲了,何况小儿子啥也不干半大小子吃的又多, 纯属累赘。
不是谁都有原主那份体力和韧劲的, 张母她养不起, 为了生活,她先是让小儿子做饭洗衣, 习惯之后,砍柴挑水这些活, 渐渐成了张四的事,改成张母在家洗衣做饭。
就算这样她们的生活水平依旧渐渐在下降, 原本有白家的补贴,张家每个月都可以免费吃到一次两次肉食,现在嘴馋就得自己花钱去街上买。
张母曾厚颜去白家索要,白家一开始客气的给了,张母得了好处,一个月能来要三四次, 白家便开始拒绝了,不肯给了。
救急不救穷,当初说让你有事找自己帮忙,可不是说你想吃肉都可以找白家,那不是相当于白家继续补贴张家。
再说白家没有多少地,主要靠打猎为生,猎物得拿去卖才能维持自家的生活,一开始给你是给你个面子,你还真拿自己当回事了。
张母被拒绝自是不高兴,可她和村民吐槽白家吝啬,反而被村民嘲笑了一番,只能自己在心里恶毒的诅咒白家几句。
张四还算明理,知道大嫂回家另嫁,就和自家没了关系,张母去白家索要东西是不对的,劝了张母几句,她不听劝,他也就不管了。
因为张母的做法,导致白家和张家的关系彻底冷了下来,见面招呼一声便不再来往。
另一边,白沉音回到了娘家,自然有人上门提亲,不过白沉音早就预备用傀儡做挡箭牌,因此都回绝了。
因为人选的确不怎样,因此白母倒也没多说什么,只道年后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