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情的来龙去脉

所以,宣帝也极力赞成吴老先生这样的想法,首当其冲地就答应了吴老先生,并且也给吴老先生建议,看看三国之间需不需要签订一种类似于盟约一样的东西,这样,也就不害怕有人会不遵守了。

吴老先生,听了宣帝这话,才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大笑不止,猛地,声音提高了许多。

“对啊,这样一来的话,岂不也多了一层保障。”

于是,吴老先生,遂把与自己随身携带而来的和氏璧,一分为三,给了宣帝一块。

俞国和阳国的皇帝,一看郯国十分相信吴老先生,觉得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对自己的国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干什么不同意啊,也没有道理不同意啊,真的不同意的话,那不就成了傻子了啊!

所以,经过了吴老先生的见证之下,三个国家就这样十分和平的签订了合约,三国之间,永远不发生战争,彼此之间相互通商,商品人员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吴老先生,在那宴会的那天,认识了江莫寒,也收了江莫寒为徒,第二天,就把江莫寒带着走了。

所以,宣帝和吴老先生两人之间怎么说呢,算比较聊得来吧!

宣帝,他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全国都尊敬他,后宫的妃子,也都崇拜他,身边的奴才,也都惧怕他,所以,能够找到一个志趣相投,能够说说心里话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而吴老先生,恰好就是那么一个存在,本来就是现代穿过来的人,对于这种身份阶级,其实并没有多大观念的,只是,十分随性地把自己想要表达和想要说的,全都给表达了出来。

可是。宣帝却不这么想,只觉得吴老先生的境界很高,像一位得道的高人一样,也不在乎这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宣帝特别羡慕吴老先生身上这种洒脱,随性,自己已经在这宫里这么长的时间,不说厌倦了这种生活,起码是真的有些累了,如果可以的话,活成吴老先生的这种生活,想来也是极不错的。

所以,宣帝看着吴老先生,仿佛就是看见了那个向往自由的自己,感到无比亲切。

等到问候完吴老先生之后,宣帝也发现了,在吴老先生身后的另外,一位青年男子。

在他的身后还有,有一个侍从打扮似的人。

于是,宣帝低沉浑厚的声音,在这大殿中响起。

想必,这位就是俞国的皇子吧!宣帝看着江莫寒说,其实也不需要江莫寒给他确定,这一看他肯定就是那俞国的皇子。

俞承浩显然知道,便向着宣帝拱了拱手。

声音虽平淡无奇,但与平常那可是一点儿都不样的。

“父皇,身体稍有不适,所以,今年派我来参加,三国聚会,临走的时候,他还让我代他向你问好。”

宣帝一听,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