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桩大案没能等到审讯,便以文承直在狱中“畏罪自杀”,草草结案。
文承直确实是自杀的,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他入狱当晚,便有被他买通的狱卒送来了毒酒。
他洒脱地在墙上写下最后一句遗言,把那坛毒酒一饮而尽,含笑而亡。
狱卒拿着在他身上“搜”到的认罪书,禀告上官,于是,这桩牵连无数奸臣党羽的大案,变这样戏剧性地匆匆结案。
伴随着文承直以“罪臣”之名入土的,是一颗颗贪官污吏的脑袋,奸臣党派再次遭遇重击,伤筋动骨。
兴哀帝赶去狱中,见了文承直最后一面,也看?到了他在墙上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文承直是想对他说:陛下,臣死而无憾,您无须为?臣悲痛。
兴哀帝以手捂眼?,泪如雨下。
如何?能不悲痛?怎样才能不悲痛!!
文家四代的清名啊,全?部毁在了他手上!
兴哀帝的心,痛如刀割。
他对着文承直的尸身,长长躬身,哽咽泣道:“朕……送国士!”
在他身后,跟来的忠臣们?哭成一片。
那一日,兴哀帝回去后,流着泪,写下了一本流传后世的《忠臣录》。
“……谏臣文清志,为?护朕清名,触柱而亡……”
“……文清志之子,户部侍郎文承直,为?护朕斗奸臣,甘愿背负污名自裁于狱中……”
兴哀帝的泪珠,打湿了他笔下的《忠臣录》。那一笔笔,皆是血泪忠诚,是名传后世的真实历史,却是当代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