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5页

实际上,萧奇是看到了前世美国人对于电动汽车的热情,以及对特斯拉的热情,知道odels这款车会多么的受欢迎,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而且本来特斯拉的弗里蒙特工厂,连一个月30000辆的产能都没有的,也是萧奇积极的支持,然后投资了5000万到这个工厂里面,才使得产能达到了30000。

事实证明,萧奇的决定也是同样的正确,一直苦苦挣扎的特斯拉公司,在odels的横空出世之下,一口气得到了17万辆车的订单,预计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金。

虽然这个数目算不上太多,而且是平均到六个月上面的,但对于亏损了好几年,耗尽了马斯科最后一分钱的特斯拉公司来说,已经是一个让人欢欣鼓舞的成绩。

喝得烂醉的马斯科打来电话给萧奇,一阵连续的“谢谢”之后,居然还哭了起来,由此可见他这几年的压力有多大,背负的重担有多重。

马斯科把萧奇当成自己的伯乐,如果不是萧奇前前后后投入了7亿多美金进来,如果不是萧奇让仙女实验室全力支持智能一体化系统,支持液晶触摸功能的运用,odels的研发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各种后续工作也做不到这么的好,效果也不可能如此的好。

其实他不知道,要不是他提前了几个月来中国,他也是能在美国能源部得到好几亿美金的无息贷款的。

只不过是萧奇的运气好,在特斯拉公司最低潮的时候进入了公司,成为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等到马斯科清醒过来,又一个电话打给了萧奇。

他要和萧奇商量一下弗里蒙特工厂再次扩产的事情,以及特斯拉公司下一步将何去何从的事情。

弗里蒙特工厂的产能扩张,那是势在必行的。

只不过马斯科对于odels的后续,仍旧存在着一丝疑惑,生怕这是一个美梦,梦醒了就露原形了。

所以他只是想要给工厂扩张到50万辆的年产能。

但萧奇的意见是,直接扩大到80万辆,而且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等到特斯拉公司把实验室里面另外几款车也开发了出来,工厂的规模将要达到200万辆。

是的。

特斯拉公司的技术储备是很雄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