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页

“一个村,可能就一两个人吧。”明安道,他挠挠头,已经明白织锦的意思了。

识字的人少,十人中可能连一个都不到,所以读书人,才显得金贵。

邸报把宁怀景夸的再好,除了那帮子读书人,老百姓们压根看不懂。

掌握了读书人,相当于掌控了舆论。他们说什么,百姓们信什么。

唱戏就不一样了,语言直白写,有耳朵的都听的懂。百姓们也都爱听信,稍微有点闲钱,就喜欢去戏院茶馆一壶茶听上一下午。

织锦还准备出资请那些戏班,免费到村里去唱戏。为的就是宣传宁怀景,宣扬朝廷,让百姓们对皇上和百官有信心,才能安稳民心。

杜衡已经摩拳擦掌了,他没想过,自己写个话本,还能为国家出力,还是非常重要的那种,他感觉自己满身动力,“皇后,您说,要怎么写?”

织锦心里有了几个想法,同他商量起来。主要是为了宣扬美化宁怀景。宁怀景本身的经历也很有看点啊。

先太子嫡子,身份尊贵,太子受冤,为证清白自尽身亡。留下宁怀景一人,卧薪尝胆十余载,终于替父申冤。

写好了,能赚多少贵夫人小姐们的眼泪啊。

杜衡越听,神情越激动。他可以想象到,这个话本一写出,他在话本界的地位绝对无人撼动了。

毕竟,能写当朝皇帝的,估计就他一个。还有织锦的第一手资料给他,比那些胡编乱造的,天然就赢了一筹。

看着杜衡磨刀霍霍,精神抖擞,准备大干一场的模样,一旁的池仁玉有些羡慕。

当初他们几人一起来京城赴考,不说蓝玉和常亭溪,已经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梦想。杜衡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话本界受人尊重。只有他,无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