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二合一

路桐摇摇头:“多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我那个车装不了这么多,我在来的路上看见了个藕塘,买了三十斤藕。”

“这样啊,那我一会跟人家借个车,给你送回家。”张小燕听路桐不是不想收,放下心立即道。

“好,昨天还有的那些人家你认识吗?等会能不能给我带个路?”路桐去车里拿了个自家的蛇皮袋出来,蹲下把地上的柿子往袋子里捡,一边捡一边检查,张小燕也跟着蹲下帮忙。

屋里的人时不时传出一声咳嗽。

“你放心,不是肺痨,他是肺癌,不会传染的。”张小燕低着头说。

路桐顿了顿说:“那……治了吗?”

“嗯,动过手术了,只不过不能做重活,需要养着。”

路桐抬眼去看张小燕,发现她已经有了不少白头发。

“好在活下来了。”路桐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她不可能在这种沉重话题里逗趣,可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人。

“是啊。”张小燕抬头对路桐笑了笑,“小大姑我要是还有柿子,你收不收啊。”

路桐:“收啊。”

张小燕粗糙的脸上笑容更大了几分。这柿子是值不了几个钱,但聚一聚还是能丈夫和孩子改善点伙食。

这些柿子成色不错,路桐都给收下了,然后称了重。一过完称,路桐便将钱付给了张小燕。

张小燕收了钱,跟屋里人说了句她出门去了,便带着路桐去其他人家收柿子。

这一收就不得了,邻里见着了,好奇来问,得知有人花钱买这不值钱的玩意,便也家里剩余的吃不完的拿出来卖。

不过路桐要求也严格,成色不好的,她不收。不过返程的时候,路桐还是收了满满一车斗,张小燕家的就更装不下了。

张小燕跟别家借了个电动三轮车,装上自家柿子,跟着路桐一道回去。路桐先是去找了胡舅妈,胡舅妈见路桐来了,便说不挖了。

因为这个慈菇田是在清田,所以主家让人来挖,就用他们挖的慈菇作为酬劳。

路桐车已不堪重负,胡舅妈便上了张小燕的车。

将胡舅妈送到家,胡舅妈把今天上午挖的慈菇分了一半出来给路桐,路桐便给了她些藕。

到了路家,张小燕和路桐一齐将柿子和藕从车上卸下来搬进院子,搬完后,张小燕便要离开,路桐留她吃午饭,张小燕说要回去做饭给她丈夫吃,路桐便没再留。

中午路桐爸妈回来吃饭休息。

路爸告诉路桐,电动三轮车买好了,停在了厂房那边,然后从兜里掏出□□递给了路桐。

路桐记了账,把钱转给路爸。

吃完饭后,一家窝在沙发沙发上休息,路桐和路妈讲了张小燕的事。

“就是昨天来家里那个?”路妈问。

“对,就是她。”

“我昨天一看,就感觉她干活肯定是个厉害的,想想也是,家里男人剩着病,不能做活,可不就得靠着她了。”路妈感叹道。

“是啊,我今天没看见她家里有老人,也不知道有没有,小孩也不知道。”路桐靠在路妈坐在沙发上,嚼着个胡萝卜磨牙。

“对了,你不是要招小工?你要不问问看她要不要做,我和你爸忙着做红薯粉,你收这么多柿子回来,一个人估计也忙不完。”路妈突然立起身子,拍了拍路桐的手臂说。

对哦,她还买了莲藕回来,她打算做点藕粉试试,还要去送货,一时她感觉自己还真有点忙了。

“那我让胡舅妈打听打听她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再问她吧。”路桐把最后一口胡萝卜嘎嘣完说。

路妈摸摸她的头发:“人啊,这辈子保不齐就遇上点意外,能帮别人一把是一把吧,不过确实也要看看她这个人,人品到底行不行。”

“嗯,我知道了,不过人家也不一定愿意。”

陪着路妈睡了个午觉后,路桐托胡舅妈去打听这个张小燕家的事。

赶巧了,胡舅妈家恰好就知道这个张小燕的事,她告诉路桐,这个张小燕是个命苦的,她男人叫钱升,她嫁进钱家没两年,她那公婆就相继得病去世了,家底也空了。

两个人有个女儿,前两年钱升也病了,家里没钱给念书,所以念到高三毕业便不念了,现在在外头打工。

“人是不错的,干活手脚麻利,现在家里里里外外就靠她一个人。要说有什么不好的,就是爱计较了些,也没办法,她这不计较,日子哪过得下去。”胡舅妈最后说道。

路桐听完心里便有了数,谢过胡舅妈挂了电话。

家里廊下被路桐挂满了柿子,挂不下了,路桐便将柿子搬到厂房那边去,在那边处理柿子晒柿子。

弄了一小半柿子,路桐去试骑了一圈新三轮车,骑完回来她去试做藕粉。她给家里留了两三斤藕,其余都拉到了厂房这边。

藕粉制作过程和红薯粉差不多,只是更细致些。

这次路桐打算做两个版本做对比,一个是加入绿石井水的,一个是不加的。

忙碌到晚上,路桐才把两份藕粉过滤好,放置到一边沉淀。

她手腕累的提都提不起来了,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正好赶上路爸挑着水桶回来。

路爸是去把红薯水灌溉到路桐租的那几亩良田里。他一开始不明白路桐为什么非要留着这红薯水,后来他有次去菜地,看见长势极好的油菜,以及变得好吃的粉丝,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忽然就明白了,女儿似乎有秘密。

但他不想知道这个秘密,也许真的就如她所说见过阎王,有了福报吧。

路爸已经慢慢接受了路桐编的这个离谱的说法。

——

今日晨间有雾,进入十二月,气温又降了几分,越发的冷了,路桐被路妈押着穿上了秋裤。

跟今天要拿红薯粉丝的人约的时间在午后,时间还早,路桐先来到厂房这边,将沉淀好藕淀粉的水倒进水桶里,让路爸有时间,浇到自家田地里去。

随后她将藕淀粉挖出来,在厂房空地前摆上笆子,然后铺上纱布,把藕淀粉平铺在上面风干。

做完这些,她这才把红薯粉丝搬到电动三轮车上,她这次带了30份粉丝,往丰湖县城开去。

这次她是一个人独自去的,一开始路爸路妈不放心,但是在路桐的坚持下,两个人也说不过她,只好同意。

戴好头盔、手套、护膝,路桐沿着上次大伯走的路,一路顺利地骑到县城,来到了路杨厂门口。

到了后,她看了下时间,离路杨他们下班还有一会,她便去了上次吃饭的那个小饭馆,点了份蛋炒饭。

“又来了啊。”小饭馆老板娘认出了路桐,和她打了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