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原本在叶卡捷琳娜女皇陛下的时代,俄国人一度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摆脱了这种焦虑,甚至都快产生出自己要领导世界了的幻觉。然而随着法国的崛起,俄罗斯的光荣已经变得暗淡了,大量的俄罗斯留学生来到法国之后,更是痛苦地感受到了俄罗斯和先进水平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更要命的是,这种差距不但大,而且还一天一天地在扩大。用某个留学生的说法就是:“法国人的每一天,都可以看做俄国的一个月,甚至是一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种“我们会不会被从文明人的行列中被开除出去”的焦虑就越发的厉害了。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要复兴伟大的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忘记俄罗斯,还要将这圣火送到俄罗斯来传递。这在俄国人看来,那就是对俄罗斯的文明的承认和称道。

大多数的俄国贵族们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依旧是文明板块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这样的氛围下,再加上俄罗斯又一向以东罗马的继承者自居,而奥运的传统也正来自东罗马的故地。在俄国人看来,圣火的传递,正象征着产生自希腊的文明之火在整个世界的传递。而圣火有单独的一路从俄罗斯传入再传入其他地区,那简直就是对俄罗斯的法统的无言的肯定。所以奥运圣火在俄罗斯收到了这样热烈的欢迎这倒是一点都不奇怪。不过如果拿破仑知道了他们的想法,那多半要对他们说:“你们想多了。”

巴格拉季昂将军亲自上起来,他手持准备好的火把,在火种上将它点燃,然后缓缓地将这火把高高地举了起来。周围的士兵们便一起再次发出“乌拉”的喊声。

巴格拉季昂将军很满意地听着士兵们的欢呼。而这时候,那些法国人也将手中的火种箱子递到了前来迎接火种的俄国人的手中。他们将和土耳其人一起,乘船返回法国——从这里走水路回法国去,比走陆路更安全也更快速。

第三百七十三章 国际奥委会和锡疫

大部分的法国人都选择从海路回法国了,不过还是有一位法国人将和俄国人一起前往彼得堡的。这个法国人就是维克托·特雷维尔。他如今已经离开了真理部,成为了法国新组建的非政府组织——法兰西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一位委员。不过也有人传言,说他实际上依旧在真理部拿一份特别津贴。

这次,维克托将跟随着圣火在整个欧洲跑一圈,一方面是护送圣火,另一方面也是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依照“法兰西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安排,他将和各地的媒体联系,鼓励各地建立自己的“奥林匹克委员会”,最后将“文明世界的奥林匹克委员会聚拢起来,组成一个跨越国家,跨越信仰,跨越种族的,追求全人类的大团结的组织——国际奥委会”。

而维克托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俄国,说服沙皇陛下以及其他的重要贵族,赞同这一建议,并允许大家自行建立一个非政府的“俄罗斯奥林匹克委员会”。

俄国人为维克托准备了一辆四轮马车,但是维克托表示,考虑到这一带的道路条件,他觉得,他更愿意骑马一些。

对于客人的这点小小的要求,俄国人自然不会反对。于是巴格拉季昂将军让自己的副官将马匹让给了维克托,替代维克托上马车“守卫火种”。自己则举着火炬,和维克托一起骑马前进。

维克托翻身上了马,他小的时候,也接受过一些马术训练,有不错的基础,此后在土伦和其他地方又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所以维克托的马术相当的好,他干脆利落的上马动作,就引起了围在他旁边的那些俄罗斯骑兵军官们的喝彩。

维克托知道,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年轻的贵族。看得出这些人对“奥运圣火”这种东西充满了兴趣。

相比天主教,东正教其实对希腊神话的东西的接受程度还有更高一些,甚至于他们的宗教绘画中,上帝的形象基本上就是依照希腊人对宙斯的描绘照抄过来的。所以从宗教上,他们对此毫无抗拒,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这件事的出现,正是上帝的意愿。

维克托驱赶着马,和巴格拉季昂并排奔跑。巴格拉季昂扭过头看了看维克托,笑道:“你的骑术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