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罩子并不大,能将一个灯泡罩进去?”卡德鲁斯问道。
“先生,我们有专门的一种小一些的灯泡,可以放得进去。”那个推销员便又从柜台里摸出了几个非常小的灯泡,“这也是二十五瓦的碳丝灯泡。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它也能连续工作五百个小时以上。但是您知道,东西做小不容易,所以它的价格要贵一点,每个要3法郎。而且如果您将它放在玻璃罩子里面使用,这个散热会更困难一些,使用寿命也会有所下降。不过用两三百个小时还是没问题的。”
那个推销员看卡德鲁斯有点心动了,便又向他推荐采用这种“水晶灯”弄出来的“大水晶吊灯”。卡德鲁斯在心里算了算,波拿巴通用电气给出的价格,似乎比自己拼一个出来的价格还是要高了不少,但是也还在他的接受范围内。而这东西要接电线什么的,这可是搞技术的活,如今除了波拿巴通用电气,他也找不到其他的,能够干这种活的工匠。所以他还真的没有更多的选择。
在看完了各种电灯之后,卡德鲁斯便上了三楼。
第三百章 洋务运动和巴统
虽然在远距离输电方面获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跨区域的输电至少目前,依旧是不可能的。所以火电站遍地开花的局面依旧没发生什么改变唯一的变化大概就是——现在偷电缆的人少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等长度的电线上的铜少了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偷高压线,实在是太危险了。至少在巴黎,已经不止有一个外省人——不对,现在情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干这种事情的外省人已经很少了,基本上干这种事情的,不是高地人,就是普鲁士,要不就是波兰人和意大利h,反正主要是外国人——在发现电线没什么人看管之后,就傻乎乎地去偷,结果,直接就被火化了的事情。
本来死一些外国小偷,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情,如今毕竟才刚刚进入十九世纪,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法国人不太在乎,就连这些小偷本国的使领馆什么的,也根本不把这放在心上。几个低等人,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死了,是减少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多死几个甚至都是值得庆祝的。
但是这些人虽然“死不足惜”,但他们的死亡,带来的一个附带效果却很糟糕,那就是他们的行动,每次都能造成一大片区域的停电,虽然受到影响的一般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停电会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工厂或者是蒙马特尔高地上的各种酒吧夜总会,但是总归是大麻烦。所以《科学真理报》甚至都不得不专门出了一个连载,向大家科普高压电的相关安全知识:不要看到小鸟落在上面没事,就以为你把手伸过去也没事!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拿破仑如今烦恼的是,最近好像军火不太好卖了。
本来奥地利是一个不错的买家。每次法国人弄出什么好东西出来,奥地利都会咬着牙买买买。尤其是当普鲁士那边发现铜矿,并且靠着铜矿发了财之后,奥地利人跟着勘探了一下,发现铜矿的矿脉一直延伸到了奥地利的控制区,于是奥地利人立刻就行动起来,也开始大开铜矿。而且奥地利人开起矿来不像普鲁士,用工人的时候缩手缩脚的。奥地利人直接和波兰贵族一商量,出了点钱,然后就直接把那些波兰农奴都拖过去挖矿。
而普鲁士那边呢,普鲁士如今还真不太敢这么干。因为波兰人在人口上已经占了如今的普鲁士人口的一半了。结果,因为成本上的优势,奥地利人抢走了普鲁士人不少的生意。按道理说,奥地利人手里的钱多了,应该可以购买更多的法国武器了。
然而,奥地利人却觉得,反正打不过法国人,而且现在法国人和自己的生意这么多,应该也不会打自己,至于打别人,好像暂时也没什么可以打的。而且,法国的武器更新得那么快,买了新的回去,用不了多久就又落后了,奥地利又不像英国和西班牙,可以把老式的东西卖到殖民地去。
结果奥地利人干脆决定,把买武器的钱先存起来,或者拿去做点生意。这样还能多赚一点钱,啥时候真的要打仗了,再向法国人买最新式的,难道不香吗?
于是来自奥地利的武器订单自然迅速的缩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