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英军和普军就从多个方向发起了攻击。虽然和约瑟夫预料的一样,这么多的方向上的进攻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对防御方带来的压力相对有限。不过因为约瑟夫的那些“不允许”,所以大家似乎还打得很热闹。
在一天的战斗之后,英国人和普鲁士人一起盘点了一下今天进攻的结果,然后发现,总体上,进攻的效率相当低。不过对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首先,法军明显得到了更多的新式武器的支持,但是因为他们此前在北方战场上损失了太多的重武器,尤其是损失了太多的火炮,所以他们的火炮数量明显不足。另外,他们的地雷数量似乎也不是特别的充足,所以在有些区域的雷区中的地雷密度明显比另一些区域更少,而且排雷的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地雷种类也更复杂,除了新的“小装药地雷”之外,还有不少老式的地雷——在英国人和普鲁士人看来,这是地雷数量不足的典型表现。
当然,这些问题很可能随着时间而得到改善,因为巴黎附近有不少的军工企业,它们在这个时候的生产能力可不容小看。所以,要进攻,必须趁早呀,要不然,这座要塞就会一天比一天坚固的。
不伦瑞克公爵和布吕歇尔将军以及其他的一些英军将领一起将那些防御力量表现得相对薄弱一点的地方都认真的研究了一下,有两处明明应该是最要害的地方,却显得防御力量不足,甚至比一些更不要害的地方似乎还薄弱一点——这显然是陷阱,决不能踩进去!剩下的一些地段,多半地形上都更便于防守一些,所以这里力量相对薄弱倒真的有可能是真的。
最后他们在这些有可能是真的地方选择了两处,分别作为英军和普军明天重点进攻的目标。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凡尔登绞肉机(4)
既然攻击重点已经确定了,那么必要的工作就要连夜做起来了。比如说排雷工作,为了保证明天一早的进攻,排雷的事情,就必须连夜去做了。
好在这一两天,凡尔登都是晴天,到了后半夜,还有半轮不错的月亮。借着这月光,还能做些事情。
只是这个时候,约瑟夫还把电磁感应的论文锁在保险柜里面,然后又将这个锁论文的保险柜锁进了一个更大的保险柜里。这不是因为约瑟夫喜欢玩俄罗斯套娃,而是因为他觉得,他装论文的那个保险箱,本身就值得用一个保险柜装起来,因为那个保险柜,是一位在大革命中掉了脑袋的姓波旁的大师的作品。
没有电磁感应的发现,再加上又没能在爱尔兰缴获探雷器,所以英国人的排雷方式还是非常笨拙的趴在地上用肉眼找,辅助性的工具也只有一根长长的钢制探针而已。
用这种方式排雷,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危险性也很高。如果是白天,那说不定还行,但是晚上,又不能点灯,(雷区本身就在米尼步枪的射程内)只能依赖月亮照明,排雷的速度自然就更慢,而且危险性也跟着迅速上升。
于是法国人的阵地前沿,就时不时地发出一声爆炸——那是英国的排雷人员因为动作不慎引爆了地雷。这每一声爆炸,都让英国人的心跟着一疼——在这个爆炸中,损失的可都是英国的精锐,不是普鲁士动员兵。
而且爆炸声还引起了法国人的注意。这天晚上的月光比较亮,月色很美,这对排雷有利,但是同样对法国人开枪射击有利。结果英国人的排雷部队,除了被触雷的损失之外,又加上了不少的中弹的损失。而且随着他们排雷进程的推进,他们距离法国人的战壕也就越近,法国人发现他们,并击中他们的几率也就随之变得越高。所以在排掉了大半距离上的地雷之后,再往前面的地雷,就真的没办法了。只能等天亮后,让英国和普鲁士的那些动员兵用效率更高的方式来处理它们了。
排雷的兵力自然也不是平均分配的,真正的攻击方向上派出的更多是训练有素的排雷人员,而佯攻方向上派出的新手就更多,甚至有些新手受训时间都没满一个月。这些人触发“轰”的一声的剧情的几率自然更高,但这其实也有好处——更能体现这里才是攻击重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