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崇祯四年接替被逮捕的杨鹤,出任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兵部右侍郎。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整个陕西境内的贼寇不是被剿灭,就是逃窜至他省,洪承畴威名大震。

崇祯七年接替因为车厢峡招抚贼寇失败、导致其蔓延的陈奇瑜担任五省总督,可谓位高权重。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随着地位的提升,本来意气风发的洪承畴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内心苦不堪言。

本以为起自陕西的流贼被剿灭后,剩余的以及逃窜的都是疥癣之患不足为道。没成想贼寇却是日益势大,越剿越多,到如今已经成了气候。

原先的小股贼寇逐渐壮大起来,并且行军作战颇有兵法,尤其以闯王高迎祥部以及射塌天拓养坤部最难对付。

他曾经向皇上上疏,谈及剿杀追逐之难已今非昔比:开始是贼兵畏惧官兵,只要看见官兵旗帜就望风而逃,基本不敢正面接战。如今已经敢于和官兵对峙,并且会诱敌,会埋伏,会用骑兵冲杀。

这其中当然有投贼的官兵教导所致,但也不难看出,贼寇的战斗经验越来越丰富。

其次是追逐之难。

贼兵以骑兵为主,有的甚至一贼双马,阵战不利立刻逃跑。官兵大都是马三步七,就算阵战胜利也只能眼看对方逃窜而追之不及。

再者就是贼兵逃跑后躲进深山老林的据点,依据险要地势坚守。

官兵一是军粮难以为继,二是无法携带攻城器械,很难破敌。因为守着险要地势,攻方宛如攻城一般,没有器械难道凭人命去填吗?

再次就是敌众我寡。

因为持续的干旱,饥民越来越多,很多人抱着都是死,不如死前吃顿饱饭的心态加入贼军。

因为贼军四处劫掠,所以一般不缺粮食。

加入贼兵作战勇敢的往往都能吃的饱,这对已经饿红了眼,已经开始易子相食的饥民来说是致命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