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卫峰不愧是卫峰,就连随口回答个话,也能一石好几鸟。对奸臣数落了,该夸的人也尽数都夸了,还不忘暗暗指责一番沈天和之前对沈知的不重视,偏偏这话说得,沈天和又根本无法挑出什么毛病来。

沈知也没想到这刚上朝开始议事,卫峰就对她如此夸赞,她连忙上前一步,朝卫峰礼貌性地行了一礼,谦应道:“舅舅谬赞了,孤比起父皇的贤明,还相差甚远。”

这边沈知的话音刚落下,沈天和还没来得及予以评价,那边柳修筠又站了出来,奏道:“陛下,臣十分赞同方才光禄卿所言句句。在皇上离京这几月,臣与太子殿下接触颇多,臣以为……”柳修筠也和卫峰一样,略微总结补充了一下朝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重点还是放在了沈知身上,所言句句有理有据,听得沈天和是哭笑不得。

听卫峰和柳修筠的话,又看其余众臣频频点头、深思熟虑的神情,沈天和也知道自己收到的那些消息都是真的,这番也不必再多问了。

对于二人的话,沈天和不置可否,只是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可他心里也清楚得很,他们这样,是想先当众给他戴高帽子,让他很难有退缩的余地。毕竟沈泰还未死,这件事沈知一方也确实是“有过”,他若执意追究起来,为沈泰“平冤”,等风头过后,再寻着机会将他召回京,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罢了,事到如今,沈泰那边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好挽回的了。只是现下关于沈知的未来究竟要如何走向,沈天和也不好再自己拿主意,他还是打算下朝之后问过沈知的意思之后,再做定夺。目前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稳住卫峰这个人,让他打消再回去的念头,将他留在京城。

沈天和将沈知的事情说得模棱两可糊弄了过去,卫峰还想再说些什么,他却已然抢先一步道:“倒是卫爱卿,朕曾经答应过皇后,不会留你在身边效力,所以这光禄卿一职,你是不能再任了。”

此话一出,殿中的所有人倒是愣了神。可好在沈天和轻笑之后接下来说的话,倒是让他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如今太子尚未弱冠,在许多方面仍旧需人教导。前太师身体欠佳,贵妃的身份又始终不太方便,朕思来想去,也只有卫爱卿最适合担此大任了。你辅佐太子左右,不算是为朕效力,也没有违背当初朕对皇后的诺言。”待卫峰应下后,沈天和又继续道,“太子监国之时整肃了朝纲,到如今,朝中许多重要的职位仍旧空缺着。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可常言道宁缺毋滥,朕也不愿意对此操之过急,只是这太尉一职若是长期无人,也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朕想拜托卫爱卿任太子太师时,暂领太尉一职,算是朕欠你一个人情。待朕寻到合适的人选之后,再另做打算,卫爱卿以为如何?”

“臣不敢,”闻言,卫峰立马很是“惶恐”地跪了下来,连声道,“陛下若有吩咐,臣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这本是为臣为民的本分,又何来人情一说?臣全任陛下差遣,愿为陛下、为太子、为虢国,肝脑涂地——”

“陪朕四处走走吧。”早朝散去后,沈天和走下阶来,对沈知挥了挥手,示意她跟上自己。

沈知点头,随在他身后,看他屏退了随身的太监,又跟他一同走了小长一截路,这才听沈天和又道:“知儿,昨日人多不方便,朕今日单独叫你过来,是想问问你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至于是关于什么事情的想法,两人皆是心照不宣。

“父皇……其实儿臣一开始,确实是没有想过要当皇帝的。”四下无人,沈知也不隐瞒,与沈天和坦诚道,“可是后来父皇御驾亲征,知道王兄心存不轨后,儿臣担心父皇的安危、担心百姓以后的日子,便也渐渐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一点一点加固了这样的念头。儿臣知道这些事情没有征求过父皇的同意,实属不该,可是当时事情都发生的紧急,若是儿臣和……贵妃娘娘不那么做,兴许也就活不到今日了。”

原来就连沈知,也是这样想的了。沈天和暗自叹了口气:“那知儿……想过以后的事情了吗?当皇帝,可不只是心系百姓、专研政务就够了的,你要学会面对调节许多人情世故,学会处理很多繁琐的细碎之事,还要学会……接受被砍断羽翼、束缚自由和可能无人能理解你的孤独。朕就是因为得到这个皇位而失去了太多,所以父皇……不想让你再走一遍这条路。”

“可是父皇,若是儿臣不愿意扛下这份担子,父皇又可以把沈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放心地交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