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避开离厨房近人群密集的地方,在别处找了许久,都没有寻到薛若雨的身影。直到薛若雨开始说柳书言和沈知的不好时,薛若雨和杜沁宁两人的身影才一下便映入了他的眼眸之中。
薛若雨说的大声,薛绛在原处躲着,也能听到她说的每一句话。到最后杜沁宁开始为沈知说话时,薛若雨更是哭得梨花带雨的,听得薛绛实在是心疼。
但仅仅是这些,他都还能接受。最让他无法承受的是,他亲眼目睹了杜沁宁在薛若雨“万般不愿”的情况下,将他揽入了怀中。在他看来,这和他捧在手心里的妹妹被轻薄了没什么两样。
到了晋王府后,薛绛怒气冲冲地将这些事与沈泰一说。同上次来时一样,他想要让沈泰逼宫。
可是沈泰也如上次一样,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反倒是又对他进行了一番头头是道的劝说。
薛绛也知道沈泰说的有理,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且善于忍耐,也几乎是成人上人不可或缺的品质。可是对于他,别的事情都好说,甚至让他自己上刀山下火海都没有问题,但是一旦牵扯到了薛若雨这个妹妹,他就无法说服自己冷静下来克制。
见沈泰不想帮他了,他表面上将沈泰的好言好语应了下来,可暗地里却生出了自己破釜沉舟一搏,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
“殿下说的是,方才的确是臣一时冲动了。妹妹既然平安无事,臣便该放下心来专心做手上的事。”说罢,薛绛便起身很是正式地行了一礼。他紧紧抿着唇,似乎是还有什么话要说,但最后出口的,也只是“臣告退”三个有些无奈的字。
而此时,东宫里,因着方才的那一场意外,沈知和卫峰一同用过晚膳之后,这才又在丽正殿里重新面对面坐了下来,屏退了宫人,准备说些正事。
闲谈几句后,卫峰便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此行的原因和目的:“知儿啊,事到如今,我也不必跟你绕弯子了。舅舅此次进京,是因为受到丞相所托,前来辅佐于你。我接到密信后,便将手上的东西交接给了司马代理,向刺史请辞快马加鞭赶过来了。”
卫峰此前在荆州任个小官,后来又被沈天和调任到松州任长史一职。长史本是个闲职,但松州刺史赏识他的才识,便放予了他一些实权,让他佐之左右,这才让他的才能不至于毫无用武之地。
沈知一听,心下顿时大喜。前段时间她在考虑太师人选时,便很是中意卫峰,只是那时因着柳书言的缘故,才未有来得及将之说出口。如今事情已过,但卫峰还能主动前来,她必定是欣喜不已的。
可是高兴归高兴,对于这件事情,沈知还是有一点不解的。
她想,从前也没见卫峰和柳修筠有什么交情,为何柳修筠会突然想起来请卫峰进京?又联想起早些时候柳书言对她说的那些话,沈知顿时觉得,此事更可能是柳书言借了柳修筠的名义,好让卫峰更名正言顺地进京来帮她的。
方才柳书言让沈知跟着她过去时,沈知本以为她会就烧厨房一时对她稍加提点。可到了无人的桥边后,柳书言竟对此事只字不提,反倒是提醒沈知近几日夜里不要在丽正殿睡下,让她先行进殿后,再避开宫人到杜沁宁那里去歇息。
沈知不解,但一问柳书言,她也只是道再过几日,沈知便自然会知晓原因了。柳书言这般回答,沈知虽然心中还有疑惑,但也只好点头应下,没有再多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