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需要克服的是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心态。这种多余而且有害的东西经过数十年耳濡目染之后大概十不存一了,不过仅剩的那一点点残余却始终不肯完全消散。

连续取得伊予北部,播磨中部,平定了但马全境,又占据丹波、丹后之后,平手汎秀已经发现自己渐渐接近于行政能力的天花板了。

短期内就算在拿到新的地盘,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实施集权化了。如果强行推动的话,就会出现以前历史上那种名为中枢直辖,实则奈何不了地方豪强的情况,到时不免十分尴尬。

缺乏一元化传统,也没有文官群体存在的扶桑,走上了幕藩体制,直到近代才有了都道府县,这种发展历程显然有着其必然性,非人力所能干涉。

第二十一章 鸟取与广岛(上)

长宗我部元亲之子千雄丸的意外横死,间接改变了天下局势。

平手汎秀有足够的理由搁置九州、北陆、关东的事务,专注于讨伐毛利家,后者瞬间就感受到了数倍的压力。

四国兵自水路进发,至广岛筑城之事,出乎意料,却又不失为妙手。

一旦成功的话,就相当于在毛利家的核心势力范围树立了一根碍眼的钉子,能够大幅度限制其获取海贸收入的能力,并且强迫他们在治安和运输上面花费成倍的投入。

现在看起来似乎没有失败的理由。

吉川和小早川两人分别被拖延在山阴和山阳,分身乏术,毛利辉元的直属有生力量仅两万余,而广岛地区平手家的军力高达三万五千以上,以寡敌众还要主动进攻的话,取胜的信心实在不高。

况且他也不敢轻易冒风险。

一旦战败的话,那就不是能否阻止广岛筑城的问题,而是吉田郡山城还守不守得住的问题了!

便是等死与找死的区别而已。

如此险恶局面,集团上层当然会展开自救。

不知是毛利辉元的布置,还是两川的私下自行决定,他们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