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安藤竹中夺城有三个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一,抓住斋藤龙兴,挟天子以令诸侯,凭借安藤的手腕和资历应该能够做到;第二,杀死斋藤龙兴,美浓因为无首而大乱,被周围大名分割;其三,最坏的结果,斋藤龙兴逃掉,反过来号召群臣反攻。

一阵沉默,久久无人发话。

“还是先进攻犬山城。”

信长下了定论。

这是最现实的方案,趁着美浓这段时间无暇派出援军,先把前线的钉子拔掉。

s:感觉有些问题未必交待清楚了,于是解释一下:

首先,究竟是哪些人对斋藤龙兴不满呢?一是往日重臣,因为龙兴宠信亲近,削减了他们的发言权;二是领地受到织田攻击的家臣,对于长期防守战引发的损失不满。这两类人并不能代表美浓所有人。其他人对龙兴并不会有太多反感,因为没有利益冲突。

其次,西美浓三人众的势力,在游戏和小说中往往被过分夸大了,其实三家合起来,也是不够抗衡主家的。

再次,三人众站在同一战线,是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都是被斋藤龙兴削去权力的宿老。若是安藤守就有心自立,那么三人就不在是利益共同体了。

大致上讲,这就是为何历史上安藤竹中顺利夺了城,却不得不归还回去的原因。

另外斋藤龙兴最大的失误,并不是被夺城,而是接下来的处理。这个下章再谈。

第六十九章 主次之分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

对于目前的尾张而言,稻叶山城的斋藤家才是心腹之患,而犬山城的织田信清,不过是附带的产物。柴田胜家的“强攻”,丹羽长秀的“劝降”,这都是企图一蹴而就的做法。然而从政治上考虑,此前的连续无功而返已经损害了织田家的威望,现在亟需的是一场足以提升士气的合战,故而二人所言皆不可取。

“还是先进攻犬山城。”

这是织田信长最终定下的结论,十分符合他务实的风格。与其幻想用捷径夺取美浓,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侧翼的安全隐患拔除。排除掉美浓的支援,再加之对犬山城将领的调略,攻下这片最多只有两三千动员力的地域当是有一定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