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竟然说走就能走了啊!还走的这么潇洒啊!还能跑到六百公里外的宋州啊!当个本地王爷,想干嘛就干嘛,看看自己,封地就在长安和洛阳中间的周地洛宁,骑马两个时辰就到长安了,到洛阳就更特么的近了,这个也就不说了,洛宁还特么的小的要死,自己就是想要作威作福,都没多大可能性,而且也还在李二的爪牙范围,想想就特别憋屈啊!一想到李二有可能学习程咬金那样,每天千里奔袭来取稿,李毅那个心痛的啊……

妈的不能再看了,再看要哭了,忍不住了。

那边李毅因为极度羡慕吴王李恪,再对比一下自己封地的凄惨场景,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下来了,暗自抽泣哭的那叫一个伤心啊,李二自然也出来送行李恪的,在边上看着也是颇为感慨啊,后来听说还在旁人面变夸赞了李毅一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李毅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啊!

日子一天天过,李毅的玉米田也已经收获了第一次了,七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试种第二波了,李毅也不确定唐朝时候的关中能不能玉米一年两种,后世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唐朝正处在全球变暖的阶段,一年两熟也很有可能啊,这事情总得实验试验对吧?

顺带一提,李毅在七夕节(乞巧节)的时候还糊了玉米棒子给武媚娘尝尝鲜,两个人也终于第一次在一起甜言蜜语的过了一会七夕。

其实早在西汉时候,乞巧节只是女子制作手工艺品赛巧的节日,但是并没有和爱情挂钩。

《诗经·小雅·大东》中写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牛郎被称为牵牛,但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没有爱情方面的描述。西汉时,牛郎织女被描述成两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赋中曾有描写“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指昆明池两边的牛郎、织女雕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牛郎织女渐渐成为了一种爱情传说,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进一步有描写,其中的一首描写《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到了唐朝时候,乞巧节早已经和爱情挂钩了,女子若有中意之人,也多会在这一天与情郎相会。

李毅送了武媚娘一根大棒,玉米棒子。武媚娘也亲手缝制了香囊与香帕赠与李毅,两人的七夕节的甜蜜自然是不需要多说了,说多了都是虐狗。

关于公孙姐妹那边,李毅也只能说抽空去看看,真要他三天五天就去看一次,实在是有点勉为骑男了,毕竟自己和公孙姐妹没什么话题可聊,而且和公孙二娘经常见面就斗斗嘴什么的,老去毕竟不太好,那边剑圣裴良俊自然也没多说什么,实际上裴良俊要求还是很低的,隔几天能跟在李毅后面见见女儿就好了,也没真的要求李毅三天五天的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