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天启年间被罢免的工部侍郎,一个月前刚刚纳了第十九房妾室,又刚看上了街头一卖艺的小姑娘。
紧随其后,一些在朝的官吏也接二连三的出声,北方的少,大部分都是浙江以南,他们反对声极其激烈,将朱栩灌上了“年小心昏”,给信王挂上了“昏聩”,靖王直接就是“佞臣”。
这场风波超过以往,惊动了整个大明,朝野上下都为之瞩目,不安。
甚至于这“九条”引起的风暴,将阉党的恶名都给盖了下去。
京师,陈良训府上。
黄尊素,周起元等人都在,神色颇为振奋。
黄尊素道:“柳尚书的文章,果然非同凡响,这一次,怕是江北半个文坛都要被惊动。”
周起元喝着酒,道:“柳尚书的还是小,何老先生的文章才是惊天地泣鬼神,足以青史留名了!”
陈良训是有名的“笔杆子”,一支笔不知道弹劾倒了多少二品三品大员。他性格刚毅,向来不服任何人。
他听着两人的话,一脸刚硬的道:“这些还不够,我打算写一道公开的奏本,弹劾靖王!”
现在谁人不知道,靖王是新得宠的权贵,这冲着靖王与冲着皇帝有什么区别?
整个大明,谁还敢将景阳宫的那位当做任性胡闹的“顽童”!
不过黄尊素,周起元脸上却都是一脸兴奋,丝毫没有惧色。
黄尊素道:“陈兄既然要动笔,我们也不能闲着,我去弹劾周应秋,那‘九条’吏部也是帮凶!”
周起元也大声道:“我来弹劾傅昌宗,他是户部尚书,他的恶行也不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