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页

“金吾卫的人,昨天半夜宵禁之时在街上将他捉到的。”来俊臣说道,“当时金吾卫的士兵只当他是夜间行盗的小贼,捉来一阵好打。后来才发现他是洛阳尉张嗣明,一觉蹊跷便上报给了官长。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亲自来审,张嗣明吃刑不过就给招了,说是因为害怕受到徐敬真的牵累,想要连夜逃出洛阳。”

薛绍顿时眉头一皱,武懿宗?!

“薛公,下官知道的可就全都说了。”来俊臣小声道,“天地良心,下官绝对不会害你。但是武懿宗……”

“我知道了。多谢你。”薛绍淡淡一笑,“你进宫奏事去吧,就当没有见过我。”

“多谢薛公,下官告辞了!”

来俊臣走后,薛绍便陷入了沉思,心说徐敬真一事原本与我并不十分搭界,我顶多有点担心酷吏会借题发挥构陷大臣,害到我在乎的那些人。没想到又横空冒出个张嗣明,偏还落在了武懿宗那个小人的手里。来俊臣见我即躲并且语蔫不详,想必还有事情瞒我,却不敢说。

眼下这个情况,似乎有点不妙啊!

第0951章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薛绍决定先不进宫了,眼下收集情报已经成为第一要务。他回到了赵国公府,来到了自己的“移动办公室”——大画舫上。

虽是陪着太平公主和家人出游了半月,但是洛阳这里始终是薛绍的情报重点布控点。他发出了召集信号没过多久,就有洪门堂主赵崎来见他。

薛绍留在洪门的四个人,都曾是三刀旅的人。

赵崎就是其中的一员,是与郭安平辈的元老级斥侯。他出身寒微但在从军之前读了不少的书,可惜科举之路一直不顺,后来愤而投笔从戎。当年那场北伐结束之后,赵崎得勋未得官,回乡领了朝廷赏赐的田产,然后自办学堂做了一名乡间教书匠。后来薛绍接过裴公衣钵执掌兵权,郭安亲自去请,他才重新回到薛绍身边做了斥侯部曲。

薛绍觉得赵崎富有才学而且头脑灵活,于是将他派到了赫连孤川的身边,充当“政委”和军师的角色。赵崎果然没让薛绍失望,短短几年里他就辅佐赫连孤川成就了一番江湖霸业,而且一直确保了洪门的“大方向”没有跑偏。从某种意义上讲,赵崎就是薛绍在洪门的直接代言人,也是洪门这艘大船的真正舵手。他的外表既不像武夫也不像江湖侠客,而是一副白白净净的儒雅书生样,颇具几分魏晋风度。因此洪门中人都称他为“玉面诸葛”。

见了薛绍他先见了礼,再问主人有何吩咐?

薛绍就说,有一件事情通过正规的渠道不太好办,只能是你去想办法。

赵崎便问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