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页

“这座奥伦堡,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险峻难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看来还要作些调整才行!”罗琼树脸上带了些忧色。

已经五十多岁的任为琦,经历一番大起大落之后,加上几年来的军旅生涯,干枯得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一丝也看不出往日满清文人的模样了。他干脆利落地道:“总督大人说得对,我看,还是以攻心为上、结合强攻的政策吧。说到这里,我有个大胆的猜测!”

“这奥伦堡的14万守军当中,只有不到3000的来自直接隶属于圣彼得堡的效忠沙皇的近卫军,其余的都是乌拉尔山脉东西两边的哥萨克士兵居多。而近卫军地位较高,待遇也丰厚,反观这些哥萨克士兵,却过得很不如意,靠出征作战,四处掠夺财物谋生,而且,这些哥萨克士兵身后,都还有不少的家庭和部落集群需要供养,负担较重,他们又崇尚自由,对于沙俄的近卫军压制很是不满!”任为琦接着说道:“因此,我们可以挑动奥伦堡内这些近卫军和哥萨克士兵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出现矛盾、裂痕,甚至内讧,这样的话,他们内部配合必定没有那么严密,对于我们攻克奥伦堡会有利许多!”

罗琼树感兴趣了:“那如何挑动他们的矛盾呢?这些人都是沙俄洋人,我们也无法接近奥伦堡,如何挑唆?”

“总督大人,我们这一路上,不是驱逐并俘虏了不少哥萨克人吗?可以放掉一部分,他们中肯定会有些人逃入奥伦堡,我们只要放出风声,说是哥萨克人只要效忠中华帝国,便可以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得到百亩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而近卫军们效忠,则可以直接在他们指定的地方得到千亩最好的土地。若是顽抗,哥萨克人一律杀无赦,而近卫军们,则是送回沙俄本土用以交换50卢布金币。这样让那些哥萨克人觉得,是沙俄政府不将他们当自己的国民,而只是重视和保护近卫军们。这样一来,传言一打开,便犹如洪水一般,不可收拾。那些奥伦堡中的哥萨克士兵,便觉得自己被沙俄当局抛弃了,自然没了为沙皇卖命的心思!”

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

罗琼树有些明白了。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让奥伦堡内的这些哥萨克士兵和圣彼得堡派来的沙俄近卫军士兵区分开来,有了不同的待遇,他们自然会产生矛盾。而利用和扩大这个矛盾,自然能让守卫奥伦堡的士兵们离心离德,这样一来,便能有攻破奥伦堡的机会。

“总督大人,还有,奥伦堡内的还有数百的小玉兹哈萨克人士兵,也可以利用起来。通过释放那些哥萨克俘虏,将消息传递过去。”任为琦继续建议着:“当然,这些都是理想的情况下。若是没办法奏效,我们还是以强攻奥伦堡为主,也能攻占下来,只是我们自己的损失会有些大而已。”

这次进攻,罗琼树率领的野战军可谓准备充分了:除了所有的步兵们装备了最为新式的毛瑟60式步枪之外,还专门将第三野战兵团的炮兵师中的一半力量都拉来了,3个野战炮团、1个榴弹炮团,还特意携带了2门线膛重炮,总火炮能力达到182门,再加上步兵师中的少量火炮,已经超过200多门。看起来这火炮数量不是很多,但关键是这火炮的口径和型号,还有火药的威力,已经完全与几年前的滑膛炮大相径庭了,甚至一门火炮,已经抵得过以前的十门火炮的火力了,可谓是十分强大了。

只要有足够的炮弹,就算是坚固的奥伦堡,即便无法将整个堡垒炸翻,至少可以炸开几道口子,将躲藏在其中的敌军炸死炸伤许多。而偏偏这次罗琼树携带了许多炮弹,原因不是别的,是他的计划中,可不仅仅只是攻占奥伦堡就算完事了的,还有一座坚城叶卡捷琳堡需要他去攻占。他的最终计划,原本就是将整个乌拉尔山脉的几处关卡堡垒全部占领下来,一劳永逸将所有哥萨克骑兵进入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的通道全部封锁起来。

这个时候,一队斥候兵奔了过来,为首的队长是名骑术非常高明的蒙古人,向罗琼树和任为琦行了一礼,便禀报道:“报告总督大人,参谋长,奥伦堡的俄军在三天前便已经发现我军的行踪,做好了守城的准备!我们与敌军的侦查骑兵几次交手,损失了十余名将士,俘虏了数名敌军哨兵,经过拷问得知,奥伦堡的守军主将是奥伦堡总督克列扎诺夫斯基。”

随着斥候队长的讲述,罗琼树和任为琦两人慢慢对奥伦堡的守将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个克列扎诺夫斯基,是沙俄的贵族出身,治军严谨,很难对付。

他手下主要有两大得力将领:一是同样驻守在奥伦堡中的近卫军少将切尔尼亚耶夫,负责直接指挥奥伦堡中的将近2600名的近卫军和11000名乌拉尔军团士兵,其中这11000名乌拉尔军团精锐大半都是哥萨克士兵,从奥伦堡辖区下的六七个哥萨克集群十余万士兵中层层选拔而出,福利和待遇比普通的哥萨克士兵要优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