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除了这一刀放血之外,人家的整个套路,就都和他们平时杀鸭不一样了,这个罗师傅,其实也就是在望江楼专门负责屠宰的一个小伙子,在上千人的面前表演杀鸭子,他有些拘谨,只知道手上动作,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孙享福见这情景,便道,“大家看,他在取鸭毛,特别是这样被他分到这边篓子里的鸭氄毛。”
孙享福特意将罗师傅从鸭子身上拔下来的氄毛举起来给大家看道,“鸭子一身都是宝,可以说,鸭肉,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看到这种鸭毛没有?经过一定的加工,它能制作成即轻便,又保暖的鸭绒衣服,被子,这些东西在长安市面上的售价,比棉制的还要贵几倍,而且,由于产量有限,出货少的很,属于卖方市场。咱们这里,是整个大唐产鸭子最多的地方,之后,咱们就会教大家,怎么加工这些鸭氄毛,开设工厂,专门制作鸭绒,甚至,咱们直接做鸭绒服装。大家再看看被罗师傅取下来的鸭舌,这可是大补之物,专门取出来卖给望江楼做顶级菜式原材料的,在望江楼一盘鸭舌,至少可以卖到一贯钱以上,他们会以三百文一斤,收购咱们取一下来的鸭舌。”
听到孙享福的讲解,大家伙顿时一阵惊呼,现在,在九垸县这边,一只整鸭的价钱,不过才二十多文而已,这一斤鸭舌,居然就可以卖到比十只鸭子还高的价格,以前,他们可都把这些东西弄浪费了。
很快,一只鸭子在罗师傅的刀工之下,被切割成了好多种类。
鸭头,鸭舌,鸭脖,鸭翅,鸭腿,鸭架,鸭掌,鸭肫,鸭肠,以及鸭肝。
而孙享福则是指着按板,跟大家道,“大家以后杀鸭子,就照着罗师傅这样杀。”
第589章 初步成功
古时候的小老百姓,之所以很难在社会上出位,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太匮乏了,掌握的技巧,技术太少,即便是有一些技术的人,也不愿意对自己子孙以外的人传授,导致时常会出现一些技术文明倒退的情况。
孙享福此前在虞世南那边弄的一本《相鸭经》里面就有记载,在战国时期,吴地就有人筑城养鸭,规模达数万头,然而,孙享福来到大唐的时候,却并没有见到什么大规模养鸭的场所,更加别说把鸭子身上的各种东西开发出来。
可别小看罗师傅短短几分钟的杀鸭过程,他不仅将鸭子身上的所有部位分清楚了,还将其胸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性腺等四个分泌激素的地方处理干净了,这些东西,可是孙享福当初在望江楼的厨房指导他们做的,原因无它,孙享福在后世,就是这个地区的人,他家里也养不少家禽,父母逢年过节,杀鸡宰鸭的时候,经常会跟他唠叨两句,将这些东西清理干净,人食用的时候,才不会摄入毒素。
“孙老师,为什么杀个鸭,还要那么细致?这要是我们都学着罗师傅杀,岂不是要浪费很多功夫。”
罗师傅的刀工,已经练了好几年,自然不是普通百姓们能够比拟的,大家要是像他那样把鸭子杀的那么精细,样样都分出来,估计至少得一刻钟以上,这样,一个人一天下来,可杀不了多少只鸭子。
孙享福闻言,则是笑了道,“我问你,现在,市面上一只整鸭的价格是多少钱?”
那提问的人摸了摸脑袋答道,“在我们这,估计二十文都够呛,在江陵城,估计能卖到二十五文,听码头上收鸭子的商人说,即便是在长安,也就卖三十文。”
产地东西多,价格便宜,这是难免的,在九垸县,二十文钱,是能够买到一只鸭子,而且在这边,二十文钱,能买到二十多斤大米,或者三十斤以上的谷子,用两斤左右的鸭肉去换,二十多斤大米,这个物价,还是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