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启禀几位大人,船舱内有三层,最上面一层是住人的,左右共有三十多个房间,每间房住两到四人都很宽松,下面两层,是库房,如果装粮米之类的货物,万石不在话下,铁器之类的重物还能更多,只要吃水不到船舷高度的七成都没有问题。”

说着,杨顺水带着大家从一层舱的走廊往尽头走,张公谨和秦琼的目光则是扫了扫船舱左右的房间,发现里面的空间不小,中间有一张固定好的木方桌,两侧都用木头制作了上下铺,还有依着船壁钉着的柜子,一间房住四个人恰好。

“啧啧啧,你这船看着体型最多和五六千石的货船相当,内里的空间居然这么大,安排的也合理,当真是一条宝船。”张公谨称赞道。

三十多个房间,可住一百多个人,下面的货仓还能装一万多石货物,可是比唐军的制式军舰要先进的多了。

当然,他这还是没有看清全船设计的情况下。

等杨顺水走到了船中央部位,一拉船壁上的机扩,厚厚的夹板居然向两侧展开,露出了头顶的天空,再拉另一个机扩,脚下走廊的木板也向两边展开,待杨顺水将一个比房间门稍微宽一些的两扇推拉门向两侧拉开的时候,张公谨和秦琼赫然发现,从这个位置只需要伸一条跳板,就能连接岸边,而且,左右两侧都可以伸跳板,有重物从跳板上上了船,可以直接下放到二三层的货仓,从仓库往外取货,也很方便。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杨顺水之所以打开头顶上的夹板,是因为,上面架着一个厚重的铁架,在铁架上,可以用绳索吊货,而且,受力点,都有铁环形滑轮,一个人拉绳子,就能轻松的吊起几百斤货物,而下面两层仓库,都有带着轮子的推车,可以很轻易的将货物推放到角落,卸下来,孙府的几百号工匠可不是白养的,他们整日里,就是在设计打造这些精巧物件,而前前后后,孙享福为打造这艘船,都花了过万贯了,这还不算研发上的隐性投入。

第109章 心中的道义

随着杨顺水对整船的展示越多,张公谨便越发的惊叹,当然,以他的眼光,也未必能够看的懂船上的所有设计。

“当真是条好船,军民两用皆可,我大唐水军若是配上这种船只,战力至少要增加三成,横行江河大湖,再无阻碍也。”看完全船设计,最后走到夹板上的张公谨道。

“呵呵,此船可不是用来横行江河大湖的,这是一艘海船。”孙享福笑着接话道。

“海船?是了,难怪你要挂这么多帆。若是在江河中满帆前行,恐怕很容易发生碰撞。”

张公谨不愧是行船的行家,孙享福稍微一提点,便想通了此节,大唐也不是没有海船,山东沿岸,泉州,广州,都有不少,不过一般都走不远,在尖底龙骨船没有制造出来之前,木船是很难承受海上风浪的,另外,受动力影响,每年行船必须等待季风,是以,用作运输的话,一年两趟,效率太低,还不如走内陆的运河。

“在下想往交趾走一趟,此船当用?”孙享福请教道。

“轻而易举也,此船若是用于航海,比我大唐水军的战舰胜出何止十倍。”

张公谨不吝赞美之词,眼馋的看着这艘水轮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