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恒道:“这是子安,你师兄。”
茯苓还未走近,吴子安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安儿!”崔氏来不及叫住他,弯下腰安慰茯苓,“你别生气,他有些怕生。”
茯苓摇摇头表示没事,咧着嘴冲她笑。
八岁的孩子生得唇红齿白,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儿,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茯苓从村里到镇上,一路上没少受欺负,吃了不少苦头,他被人偷了钱袋,没钱吃饭,去翻别人倒在外面的剩饭吃,晚上蜷缩在巷口,还差点被人贩子拐跑。
如今好不容易有人肯收留他,还要教他武功,他心里只有感激。
五更鸡鸣,茯苓从床上爬起来,先扎马步,跟吴恒练一会儿内功,接着就去帮吴恒揉面、剁馅。
“其实揉面也是练功,”吴恒道,“运气,控制你手上的劲道。”
茯苓点点头,一边扎马步,一边揉面。
小小的孩子马步扎了没多大一会儿,就开始发抖,却固执的不肯站起身。
“不急,”吴恒拍拍他的头,从蒸笼里拿了一个刚出炉的肉包,递给茯苓,“慢慢来。”
茯苓接过包子,有点烫,热气一下子驱走了早晨的寒意,咬了一口,里面都是肉香。
茯苓满足的眯起眼睛,看着师父笑。
过了一会儿,崔氏起床,开始帮忙拌馅儿,包包子做馒头。
第一锅包子出笼,吴子安起床,拿了两个肉包,他白天要去镇上的学堂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