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驾驭武将,讲的是一个大小相制。按照他们的布局,在江南,张煌言是制郑成功这个大的小;在东南,郑成功就是制陈文这个大的小;而在南明各部之中,陈文则是制孙可望这个大的小。
这样一来,通过层层制约,折冲樽俎,武将就会受制于文官,这才是他们的目的。至于陈文对士大夫不善的问题,郑成功是个海盗,本性尚在,而孙可望更是流寇,都需要加以制约才能确保东南士绅的利益。
唯独有一点就是,钱谦益那个老滑头不肯出头来主持全局,否则以他和郑成功之间的关系,多年来对陈文的帮助,总比他们二人唱黑白脸儿要容易得多。
“不管怎样,江南光复在即,迟早能把鞑子赶出咱们大明。”
“正是如此,可越是这样,就越是应该设法保全士人的元气才是。”
军议结束,大军很快就自镇江启程,前往南京这座明王朝的陪都,明太祖朱元璋的龙兴之地。
十天后,五月初九,前锋抵达南京凤仪门外下。五月十一他率领大将甘辉、余新、万礼等数十人在几百名亲随侍卫保护下“绕观钟山,采踏地势”。十二,郑成功率李之椿以下诸文武祭太祖。
哭奠列宗毕,令甘辉、余新扎狮子山;万礼、杨祖扎第二大桥山上;以翁天祐为救应,御仪凤门要路;郭义、黄昭、萧拱宸屯扎汉西门,连林明、林胜、黄昌、魏雄、杨世德诸营垒。又令陈鹏、蓝衍、陈魁、蔡禄、杨好屯扎东南角,依水为营;刘巧、黄应、杨正、戴捷、刘国轩屯扎西北角,傍山为垒,连周瑞、林察等营。又令张英、陈尧策、林习山屯扎狱庙山,连诸宿镇护卫成功大营。各设鹿角了望,深沟木栅防御。
江南震动!
第一百三十四章 胜券在握(中)
永历九年四月十九,已经被陈文从“两江总督”欺负成了“单江总督”的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在接到瓜州失守,江防为福建明军攻破的消息后,立刻发密报于清廷。接下来,镇江失守,驻防八旗尽没,加急军情以着最快的速度传到北京城,“居久之,而闻京口之乱,京师大震。东南之客,皆惶怖思归,至有泣下者。”
紫禁城乾清宫,顺治对那一份份加急求援的奏报,久久无语。细看去,双手竟在微微颤抖,双眼中更是写满了惊慌失措。
伺候久了,大殿里的小太监们对于这位蛮夷天子的性子很是了解,一个个的无不屏住了呼吸,让自己看的不是很起眼。相较之下,顺治最宠信的大太监吴良辅虽说还不至如此,但却也不敢出言相劝,连忙向大殿门口的一个小太监使了眼色,那个小太监则如蒙大赦一般的窜了出去。
未及,一个四十出头,辫发盘头,穿着常服的妇人在一众太监宫女的服侍下,脚下生风的踏进了大殿。
随行的太监宫女们没有进门,只有一个同样四十出头的姑姑紧随其后,在场的奴才们都知道,这位姑姑从小就侍奉在侧,乃是最得宠信的,自然与众不同。
眼见着妇人在那姑姑伺候下踏进了大殿,吴良辅顿时便长舒了口气,就连那些在乾清宫里伺候的小太监们绷直了的精神也得到了少许舒缓。唯有顺治依旧盯着那几份奏报在冒着冷汗,身体的抖动幅度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