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一事果然充满着巧合,偶尔也格外滑稽讽刺。
李如梦看着长大成人的陶九思,不但没有长歪,反而更是温文尔雅,心中那是百感交集,心想师兄这下真的可以安心了,“小陶啊,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陶九思听到这久违的问候,前世今生,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千言万语哽在喉中。轻轻点了点头,慨然道:“师叔,我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我…我好想你,也想老和尚。”
李如梦自然也是同样的心情,一激动又要去搂陶九思,卫负雪用剑鞘一挡,他只好尴尬的立在原地,转头打量道:“小陶,这是谁?”
陶九思拉过卫负雪,“师叔,这是赵王殿下。”
李如梦摸摸下巴,神秘莫测的眯起眼,半响才道:“贵不可言!贵不可言!”毕竟他和老和尚混了很久,也有些高人的派头。
陶九思知道如梦一向神神叨叨,并不理会,而是问道:“师叔,这些人你都去哪了?怎么不来京洛看我?”
如梦长叹一声,悠悠道:“小陶,我是个什么性子你知道,跟着师兄吃斋念佛那么多年已是不容易,师兄一去,我便决定要做自己想做的,闯荡江湖,没想到一来二去却成了土匪,入了段兄的山寨,如此身份还怎么好去看你?”
第64章 往事
如梦姓李,没有名字,如梦是老和尚给他起的法号,后来离开寺庙就当做名字来用。
如梦当年也并不是个和尚,只是个无家可归的野孩子,栖身破庙之中。后来不知打哪来了个怪人,不但霸占了破庙,还看着如梦叹息道:“可怜孩子,你无家可归,我无处可去,不如结伴礼佛,一起生活。你放心,只要你做了我的师弟,肯定让你吃饱肚子。”
于是,少年如梦成了一个少年和尚,可是他还是没能吃饱肚子,反而多了个小累赘要侍候。
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号千江月的师兄对他不错,而手中的奶娃娃也确实可爱,虽然动了几次逃跑的心思,但每次出了破庙没几步,就好像听见孩子哭,师兄急,便又着急折返去看小奶娃。
吮手的小子,马虎的师兄,如梦认了命,决定留在寺庙好好带大娃娃,给师兄送了终再考虑还俗的问题。
这一等就是十二年,师兄故去后,按照师兄嘱托将陶九思交给苏府夫妇,如梦摸出所有积蓄,买了把老大的锁,砰的一声将那扇破烂的大门锁上,终于离开了佛祖,向心中的江湖而去。
老和尚能文能武,陶九思学会了诸子百家,倒背了四书五经,武功却不长进,如梦和他恰恰相反,老和尚一身功夫学了个十足,文化课却怎么都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