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俄国人,主要是集结在顿河下游的哥萨克人,他们的组成部分就是莠民、盗贼、逃兵、农奴、边区的无赖、野蛮的鞑靼人等等,还有一些俄国军人和皮毛商人。
这帮家伙作战顽强,但是性情残暴,在西伯利亚简直是无恶不作。他们试图拼死抵抗,打不过就跪下投降。可是等待着他们的确实冷冽的刺刀,以及一根根矗立着的削尖的木棍。
每个曾经的俄国据点要塞的外面,都用木架悬挂着一具具俄国毛子的尸骸,还有一个个尸骸穿在一根根木棍上,木棍的削尖的部分从他们的嘴中露出。
这也极大的震慑了西伯利亚当地的土著,他们没想到以往极为凶悍的俄国人,如今却落的如此下场。
西伯利亚各地的土著,现在大多还处于部落联盟和氏族社会状态,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因为气候恶劣,人口也非常稀少,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远东军,他们只能选择臣服。
远东军迅猛的攻击,也使得俄国在西伯利亚各地的据点,根本没有时间将消息传达至乌拉尔山以西地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俄国政府也没有发觉西伯利亚那里的情况。
但是进入秋季以后,俄国政府终于察觉到西伯利亚可能是出事了,因为在最近的两三个月,以往这个时期,会有大批俄国皮毛商人从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过来,可是今年的人数却寥寥无几。
俄国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对西伯利亚地区非常重视。1637年设立专门的西伯利亚事务衙门,负责西伯利亚地区的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等事务。该衙门要求西伯利亚各地督军经常请示汇报,由它下达批示。
十七世纪中叶,沙皇政府每周必有一天专门讨论西伯利亚衙门呈送的报告。驻西伯利亚各地的督军由沙皇亲自委派,人员从服役贵族中挑选,以掌管一地的军政大权。
第1072章 俄国的反应
西伯利亚地区的盛产各种珍贵的皮毛,如貂皮、水獭皮和狐皮,这些珍贵的皮毛在欧俄地区和西欧地区是广受贵族和妇人追捧的奢侈品。
当时欧洲市场对俄国的毛片需求量非常大,一直供不应求。俄国境内的毛皮已无法满足欧洲市场,而乌拉尔山东面是出产毛皮的天然宝库。
自从叶尔玛克率领着一帮哥萨克人,在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过程中,缴获了大批珍贵的皮毛,这些战利品意味着惊人的财富,西伯利亚也一下子成了遍地黄金的地区。
西伯利亚地区的皮毛对俄国政府非常重要,最高的时候,占据了俄国每年的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历代沙皇对私人探险队的探索和占领也是鼓励的,这样既可以减少为征服新土地投入人力资源,又能得到土地、贸易以及税收的高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