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蒙古溃军,疯狂的冲出了包围圈,一个个都极为兴奋。在草原地区作战,基本就没有全歼的可能。
只要对手崩溃,势必会四散奔逃,你就是想追都追不上。
西北野战军之所以能把漠北诸部分割包围,那也是因为空艇部队的全方位支援,在高空时刻掌握战场的情况,随时对各个兵团参战部队进行调整,这才保证了地面部队能准确的进行大范围远距离进行穿插,在漠北诸部反应过来之前,穿插至指定地区。
如果没有空艇部队的全方位空中支援,在如此广袤的草原作战,远东军人数就算再多,也别想全歼漠北诸部的精锐。
即便远东军拥有几百艘飞艇全方位的空中支援,依然难以对各部进行全歼,逃出包围圈的蒙古部落骑兵和牧民,也绝对不在少数。
但是像这么一大股敌人冲出包围圈,那就有点扯淡了。地面的蒙古骑兵主力部队和空艇部队,都要负有一定的责任。但那都是战后再去讨论的事情,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把这数万漠北精锐的骑兵拦下来。
第993章 阻击(二)
此时战场的上空只有一架飞艇,一直在高空监视着突出合围圈的这股敌人,战区司令员宋涛和参谋长商明根据飞艇传回的实时情报,围在地图前经过反复商讨,最后把阻击阵地放在了阿鲁浑河南岸两处地方。
得益于情报部和地面侦察几个月的侦察,战区司令部了解到这两个阻击阵地,正处于两个山口之间,也是阿鲁浑河最适合渡河的河段,都是河岸较窄,水流较缓的河段。
这里也是土谢图汗部各个部落传统的渡河地点,两个渡河地点相距较近,一般大队的骑兵都会选择在这两个渡口同时渡河。按照这股土谢图汗部溃军的行进路线分析,他们正在向这里赶来。
这股土谢图汗部溃军想要突出重围,就必须渡过阿鲁浑河,这就限制了他们溃散后北上的时间,便于从各地远东军北部兵团的增援部队和空艇部队,在阿鲁浑河南岸重新组织合围。
负责阻击任务的新建骑兵一师六旅的官兵,经过一天的奔驰,终于赶在了土谢图汗部溃军到达之前,在阿鲁浑河南岸建立了两个阻击阵地。
两个阻击阵地相距十几公里,都是沿河岸布置,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而且北临阿鲁浑河,也属于背水一战了。
因为时间紧急,两个阻击阵地的官兵,只能构筑简单的阵地。为了给其他部队合围这股土谢图汗部溃军,他们只能尽可能的拖住敌人,所以部队不能过早的暴露火力,以免他们一哄而散。
一旦对方溃败,势必会向南四散逃窜,那样再想合围他们就难了。数万人听着不少,可是往广袤的漠北草原上一洒,瞬间就消失不见了。就算飞艇部队赶到,也无法在草原上追踪这股土谢图汗部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