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当时承诺给广大农户的事情,如今全都做到了,而且大大的超出了大伙的预期。再好的宣传,也抵不上满仓的余粮,只有让大伙实实在在的过上好日子,踏踏实实的填饱肚子,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让广大农户们对远东有归属感。
河套根据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共安置了四十余万流民,开垦沿河的荒地三百多万亩。
另外,流民的余粮、越冬的房屋、衣服铺盖、生活用品,还有春耕所需的耕牛、农具和种子,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数量之大绝对难以想象。
如果在辽东地区,这些物资当然不算什么。而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河套地区,为了筹集这些物资,根据地管委会的众人,简直愁白了头发。
好在河套根据地里也有一个善于经营的人才,通过她的努力,使得根据地在面临极度困难的时刻,最终解决了河套根据地物资缺乏的窘境。
第975章 走私
李明等人在后套镇考察期间,也见到了负责河套根据地商务工作的梁玉洁。此时的梁玉洁每天穿着一套俄式迷彩服,虽然还是那么英姿飒爽,但是早已没有了当年那股子盛气凌人的劲头。
她在河套已经工作了一年左右,各个部门对她普遍反映不错。当年和李明一行人来到大明,就一直在远东公司驻河南的远东中原情报站工作。
因为梁玉洁当年在马尼拉的成绩斐然,所以李明就让她负责主持远东商团的工作。梁玉洁在河南呆了近两年,对远东商团大刀阔斧的进行整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远东商团原本也存在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效率低下、账目混乱、人员配置不合理,个别的部门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贪腐问题。
其实根源还在制度上,远东情报部最初只是把远东商团当作在大明各地的情报机构,对商业性的考量比较少,等远东情报部在各地陆续建立了情报战以后,远东商团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时间一长积累的问题就多了起来。
梁玉洁大力整合了远东商团的资源,利用情报部的优势和远东公司的各种紧俏商品,迅速的在大明各地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每个地区都根据情报部的需要配置了各个代理商,又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大批的分销商和经销商,既满足了情报部的要求,又使得远东商团的利润有了极大的提高。
有能力的人,道哪里都能发光发热。梁玉洁主持远东商团的一年多来,远东商团的规模扩大了近一倍,营销额足足翻了几番。而且为情报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促进。
情报部周比利等三大巨头都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肯定,甚至还有把她留在情报部的想法。但是这样的经济人才,公司怎么可能放在情报部,而且梁玉洁也希望去河套地区工作,这才打消了几个大特务头子的想法。
梁玉洁在主持远东商行的这段期间,就对山陕地区的商业情况比较关注。并利用远东商团和山陕地区的商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