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现在也很出息,在学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孩子一路遭了那么些的罪,连死人都吃过,照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当然更珍惜现在的生活,所以作什么都很努力。
刘汉成对现在的生活极为满意,唯一让他遗憾的是,儿子竟然不想跟他学手艺,这也让他极为恼火。他们老刘家几辈子都靠木匠手艺养活一大家子人,到了他这一辈,儿子居然不想子承父业。
若是在大明,如果儿子想走科考这条路,他就算再不痛快,也不能拦着,毕竟这也是一条光宗耀祖的路子,要是真的考出来,孩子以后也就算是出息了。
可如今在远东,工匠在各个企业里都是香饽饽,待遇高不说,还非常的受人尊敬。他来远东这么久,还没见过一个秀才和举人老爷呢,他们造船厂的一个账房,以前倒是做过童生,现在混得还不如厂子里的大老粗。
为此爷俩没少闹矛盾,可孩子正值叛逆期,再加上进了远东的学校,见识的东西多了,早就不是那个一直牵着他衣角,连见了生人都不敢抬头的小屁孩子了。
刘汉成平时工作也忙,孩子又住在学校,爷俩沟通的少,弄得还挺僵的。两人一见面,老子就开始不停的说教,儿子也是不停的反驳,而且老子现在已经说不过儿子了,气得老刘还打了儿子几次。
这倒也没什么,两人闹归闹,彼此也都有感情,第二天就没事了。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直接让爷俩的关系形同陌路。
其实也是好事,那就是刘汉成结婚了。
为了鼓励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海参崴造船厂为厂里一些还是单身的劳模,组织了一次集体婚礼,反正就是平均分配,靠抓阄分老婆。
刘汉成渴了这么些年,终于有了雨露滋润,当然乐得跟什么似的。而且分给他的那个朝鲜女人,也非常的贤惠能干,虽说面貌一般,但胜在年轻。都是旱了几年的老枪,谁特么还在乎这些。
可自从朝鲜女人进了老刘家的门,儿子回家的次数就少了,到最后几个月也不回来了。儿子到底还小,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正是青春期的年龄,对老子娶了后妈进门,心里怎么能没有想法。再加上以前爷俩一直闹矛盾,见面的机会本来就少,而且见了面就吵,父子关系能和谐才怪呢。
刘汉成没少为这事烦恼,每个星期都是他颠颠的跑去看儿子,为儿子买一大堆的东西,可儿子对他却还一直赌气,弄得老刘热脸去贴孩子的凉屁股,心里就别提多郁闷了。
最后他也干脆不去了,可心里还想孩子,每个月还是买一大堆东西过去,把东西塞给儿子,连一句话都不说就离开。
爷俩闹了一年多,现在谁也不理谁。后来老刘家里的朝鲜女人为他生下了个儿子,本该感觉人生圆满的老刘,却始终觉得心里有根刺,一直让他烦恼不已。
老刘家里的朝鲜女人,心眼倒是挺好,家里爷们天天愁眉不展的样子,她哪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好赶上今天是周末,朝鲜女人特意弄了一大桌子的菜,让老刘去把儿子接回来,想让一家人好好的聚一聚,也缓解下他们爷俩的关系。
来到儿子的学校,正赶上放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兴冲冲的聚在这里,期盼着儿女走出校园。大家都是东一堆西一簇的聚在一起,相互夸赞着对方的孩子,时不时的说着自家孩子的不是,其实任谁都看得出来,大伙也就是客气客气,指望着对方也能多夸夸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