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远东1628[校对版] 茶头 2341 字 2022-10-22

其他人听了也都点头,其实大家否决了空军部的预算草案,主要的原因除了采购成本以外,就是对新式飞艇的性能不托底,主要还是发动机的稳定性。

李逸笑着道:“这款发动机是海参崴动力研究所专门为新式飞艇研发仿制的,因为只是飞艇使用,对发动机各方面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尽可能简化了原型发动机结构,去除很多不必要的功能,还加强了部件的耐久性。并经过了长时间的疲劳耐久试验,得出的各种数据还是比较令人满意。当然,发动机的寿命和稳定性还有些不足,但是这个可以提高地勤的维护能力来弥补。”

乔海鹏皱着眉头问道:“飞艇的安全性可马虎不得,执行任务的时候,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滞留,如果条件允许,甚至留空时间将达到几十天。对发动机的要求应该很高吧。”

李明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飞艇部队执行任务其间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滞留。但是飞艇不同于飞机,飞机要依靠机翼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差,因此必须使机翼和空气有相对速度,所以飞机必须要达到一定速度才可以起飞,在空中也不可以飞得太慢,低于一定速度就会失速坠落,更不可以悬停在空中。而飞艇则是借助于浮力,可以随意在空中悬停几乎无限长的时间,无需消耗任何燃料,真正起到了一个浮空平台的作用。飞艇在空中即便全部发动机停车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灾难性的事故,最多是回到地面时,需要应对降落地点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及在敌方战区迫降时,需面对敌人围攻。但是新型的39式八发大型飞艇,配备了八部发动机,即便使用其中的六部也可以达到最大的设计时速。巡航时只需四部发动机就可以达到巡航时速。只有在遇到特殊天气的时候,八部发动机才会同时工作。一般情况下八部发动机都处于轮换状态。”

第937章 回到海参崴(三)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这才对新型的39式八发大型飞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大家今天还直观的感受到了两个大家伙的威武,顿时对39式八发大型飞艇的印象好了不少。

虽然采购价格高的令人肉痛,但是只要性能优越,还是值得的。未来远东公司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35a式飞艇的性能已经越来越勉强了。最重要的是,39式八发大型飞艇采用的是氢气内胆,外包氦气的安全气囊,解决了一直让人揪心的氢气气囊的隐患,安全性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这时,一名委员兴奋地问道:“李明,那岂不是说我们动力研究所对发动机的研发,已经突破了目前的瓶颈,已经可以推出我们自己的汽车发动机了。”

李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飞艇毕竟是浮空飞行物,对发动机的扭矩和加速性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达到一定的转速即可。汽车发动机说法就多了,据说动力研究所目前开发了几款发动机,样机早就制造出来了,但是性能还都不稳定。只有单缸柴油机还不错,已经量产两年,各方面的性能一直在稳步提高。但是大马力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研发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其实技术上我们没有什么瓶颈,问题好像只是出在工艺和材料上,据说只要突破了这个瓶颈,我们的内燃机动力就能有个井喷式的发展,估计几年后我们就能取得大的进展。但据动力研究所的专家介绍,即便我们突破了瓶颈,因为产能等因素,目前我们还得先期采用蒸汽动力为主。想要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光有图纸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个完善庞大的系统工业体系来支撑。”

大家一听,原本兴奋的心情,顿时又是拔凉拔凉的。大家可不希望自己以后坐在一辆冒着滚滚黑烟的蒸汽汽车,在马路上“突突”的来回奔驰。

王和看到大家都比较失落,就哈哈笑道:“我们不要灰心,公司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如今的局面,已经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了。我们成功的建设了一条贯穿东北的铁路大动脉,建造了先进的大型机帆船,现在还有了新型的大飞艇,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高建国点了点头道:“李明,回到河套以后,你要督促空军部,要对四艘39式八发大型飞艇进行实际测试,做好详实可靠的试验记录,为大飞艇研发中心提供第一手数据。明年你们西北野战军发动北上战役和西进战役的时候,这四艘39式八发大型飞艇也要全程参战,尽快让它们稳定成熟起来。这个大家伙真不错啊,我越看是越喜欢。如果经过一年的实际测试,各方面性能达到装备部队的标准,我们就为西北野战军装备几个大队,这么好的东西,采购成本再贵也是值得的。我们远东公司以后要实行全球殖民的计划,有了这些大家伙,跨越大洋都不算什么事儿了。”

火车不断的呼啸着奔行,李明透过车窗已经看到了远处的海参崴。他看着一座座高高矗立的烟囱,一排排密集的厂房,心里顿时激动了起来。

他突然想起了第一次带着先遣队,通过虫洞进入金角湾北岸时的情景。当时海参崴还只是一片蛮荒,大家在拼装房里住了几个月,条件真是太艰苦了。

往事一幕幕的在他脑海里不停的闪过,当初大家团结一心,克服一切困难,搭建起第一座厂房、播下第一课种子、下水了第一艘机帆船、建设了第一条铁路、火电厂第一次并网发电、熬过了第一个冬天,还有他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了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