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会在近期和梁玉洁等人也将陆续来到河套地区,公司北方局的常委班子也就算是齐活了。
另外,由于李明他们在吕梁山根据地干出了一番成绩,也使得公司部分员工对河套地区重视了起来。或许是因为他们看过吕梁山那部纪录片深受感染,也或许是林菁华和吕永仁两个公司的边缘人物,通过吕梁山一年来的工作,一下子成了公司的风云人物,让很多人心中多少有了想法。
而且李明未来在公司的地位,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这一次吕梁山根据地几个常委和下面的一批中层骨干,以后也必然是李明夹带中的人物,前途自然不必说了。
所以很多人都向公司表达了准备去河套根据地艰苦创业的想法。对于这些员工能主动到最艰苦的地区工作,公司当然要本着鼓励的态度,所以原本缺兵少将的河套根据地,现在已经成了香饽饽。
过段时间,山西游击支队的王海洋、王波和张铁锤等干部骨干,也会带领支队的部分士官骨干,离开吕梁山根据地,向河套地区进发。
他们来河套的路上,会收拢一批流民,并在沿途选择一批目标,劫掠一些粮食等物资,为根据地大规模收拢流民做准备。
河套地区自元代起,“河套”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书籍里,并有了较稳定的内涵,用来指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南,黄河沿岸地区。并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也有以黄河南、长城北地区为前套的,与河的北面的后套对称。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明朝以后称“土默川”。
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走西口),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清代光绪年间形成八大灌渠。抗战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于此,也在河套地区兴修水利,进行过大规模的屯垦。
第843章 挖完了窑洞,又要挖水渠了
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结束以后,北上集团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派出大批的部队,在河套地区、土默川等漠南草原的大片地区,在飞艇部队的配合下,开始扫荡漠南草原蒙古各部的残兵败将,以及收拢散布在各地的中小部落。
胡伟和公司支援的一部分员工,近期还无法来到河套地区,公司今年接收流民的工作非常艰巨,还需要他来主持。李明只能在归化城召集了马庆、周林等人,研究部署建立河套根据地的准备工作。
目前公司已经基本控制了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后套”,和包头、归化城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的“前套”的大片平原地区。
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的“西套”地区,目前为大明就变的宁夏镇控制。明代宁夏镇的战略地位更显得重要。明朝放弃河套平原,退守宁夏之后,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宁夏镇特别是黄河以东地势较为开阔的盐池、灵武一带首当其冲。在当时被称其为“关中之屏蔽,河陇之上噤喉”。
历史上,河套地区自古为多民族居住地。中原王朝得到了河套地区,骑兵就会非常强大,甚至能横扫大漠。而一旦失去了河套地区,中原王朝其他地区的马场无法承受大量的骑兵需要,骑兵的数量就会显著减少变弱。
现在远东公司占据了这里,并准备大力开发河套地区,对公司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目前公司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河套根据地依然无法得到公司大力的支持,还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河套根据地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