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远东1628[校对版] 茶头 2169 字 2022-10-22

满清通过这些严格的法律来隔离蒙古与内地汉族地区的交往,严格的游牧界限强化了草原民族的生态封闭性,而这一点恰恰与游牧社会的生产力要求不相符合,从而使蒙古人民无法获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始终处于游牧的地位,三百年不能进一步的发展。

但最狠的还并不是限制了蒙古族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而是通过在蒙古地区大力提倡喇嘛教,以宗教之名对蒙古实行一场长期的计划生育。喇嘛被免除兵役、徭役和赋税负担,这一政策实际上鼓励了广大平民弃俗从僧,使大批为生活所困的阿勒巴图,云集各庙宇,念经修佛,极大地阻碍了蒙古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冯玉祥自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蒙古本有一千二百万人。在满清长期统治的三百年后,已减少至百万人。满清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当喇嘛者有红黄缎子穿,又可坐享优厚的俸禄。”

综上可见,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十分强悍的蒙古族,曾经一度征服过欧亚许多国家,建立过一个近百年之久的蒙古大元王朝,在经过满清三百年的统治后,人口由清初一千多万下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一百多万,整个民族被弄成了一个一蹶不振,不相统属,人口下降,贫穷落后的弱小民族。

第411章 煽动仇恨

军委会陈诉了自己的计划后,参加会议的所有委员都沉默了。还真是不说不知道,知道了吓一跳啊。如此残酷的环境,造就了如此残酷的民族。

其实自古以来,不论哪个地区的游牧民族,都遵循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杀光高过车轮以上的男丁,是所有游牧民族的共性。

王和满脸忧虑地说道:“那我们对蒙古人是不是也要有后续的办法啊。真要是让这个叱咤草原的民族强大起来,对中原北方早晚也是祸害。”

高建国一摆手说道:“游牧骑兵的没落,主要是因为工业时代的来临,机枪、坦克和航空器的大量出现,才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也不是说骑兵就此不行了,而是游牧民族骑兵的作战方式,已经落后了。现代骑兵在一战二战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游牧民族那种凭借灵活的机动性,骑射奔袭作战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现代战争的节奏。所以就算是满清不采用那么绝户的办法,蒙古游牧民族也注定要没落。”

李玉坤笑道:“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灵活机动、长途奔袭、以战养战,在这个时代当然没问题,可是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骑马冲阵或是骑射奔袭,在严密的机枪火力和炮火面前就是扯淡。现代骑兵,战马只是一种载体,部队的后勤需要,也不是单纯靠劫掠就能解决的。”

高建国点了点头,笑道:“对蒙古的游牧民族,我们要本着利用的心态去使用。至少这一代,还是不能指望他们能成为忠诚于我们远东的战士。他们和日本武士不同,因为这个时代的日本,并没有国家概念,日本武士的传统是效忠家主,而且还是一代代的传承,哪怕是家主落魄了他们依然会誓死守护。

可是对游牧民族就不要抱太大希望,想让他们为远东效力,那就只有一手拿着钢刀,一手拿着鞭子,而且还要在他们前方放一大堆的财富。利用他们贪婪的本性受我们的驱使。

当年成吉思汗扫荡欧亚,就是采用残酷的杀戮劫掠政策,以此来激发蒙古部族骑兵的斗志。草原民族的不事生产、专事掠夺的本性,决定了不可能在自己的土地安居乐业。

他们象一个暂时联合起来的犯罪团伙。如果不能持续不断抢劫其它民族的财富,自己很快就会分裂并相互残杀。历史上无论多么辉煌的游牧民族,无一例外都是以分裂结束。

成吉思汗当然也深谙此理。为摆脱抢劫得手后同伙内讧的恐惧,成吉思汗一生中不断对外掠夺,大肆屠杀其它民族。企图用其它民族的苦难,避免自己民族内部的火并。由此造成了历史上中国和世界人民空前绝后的灾难。”

大家听了高建国的话,都思索了起来。现代社会的蒙古人,已经被满清祸害的差不多了,早就没有了当年草原狼的野性。可是这个时代就不同了,草原上的蒙古游牧部族,就是一群阴鸷的饿狼,虽然现在蒙古草原已经不复当年成吉思汗的荣光,可再疲弱的狼,也是阴险狡诈的一群生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养壮了就能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