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里的具体工作都是由周林负责,王老只是作为顾问的角色存在的,原本他应该是去科委的,但是他却强烈要求来俄罗斯岛,参与养殖基地的建设。
但是他一到这里就不管不顾的和大家一起忙碌了几个月,弄得大家非常紧张。好在现在他已经同意,下个月就会去科委,这也让大家松了口气。
王福海热情的把李明领进了养殖基地,指着周围笑着道:“你看看吧,这么大规模的养殖基地竟然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弄起来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这都要靠小周他们这群年轻人,刚来时这里的条件很艰苦,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年轻人啊。”
旁边的周林笑着道:“要不是有王老,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把基地建起来,我们都从王老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王福海听了哈哈大笑道:“小周啊,你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个样子了。你也别拍马屁了,你给李明介绍下基地的情况。”
第132章 养殖基地
周林点了点头道:“我们这个养殖基地,包括一个种鸡孵化中心、一个养鸡场、一个养猪场、一个种兔培育基地和一个菌类养殖中心。
离这不远的一条的河边,还有个鸭鹅养殖中心。岛的南部还有个畜牧军马场,那里还有一些优良品种的牛羊和军马驭马暂时安置在那边。
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奶牛养殖中心,现在也在不断的育种,估计两年后能成为一个优良种群,到时候再建立一个乳制品加工中心,为公司提供鲜奶和奶制品。
因为这几个月大部分都是基建工作,所以我们今年也都是以育种为主,力求打好基础,为明年的大规模养殖创造条件。现在看成果喜人,蛋鸡肉鸡养殖场、养猪场、肉兔獭兔养殖场明年就能开始进行大规模集约养殖。
菌类养殖中心情况最好,低温型的菌类在东北都可以种植。像平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滑子菇,双孢菇,榆黄菇,香菇,黑木耳都是我们正在搞的品种,经过我们几个月的努力,入冬前就能大批量出产,为公司提供品种多样的菌类食品。”
李明点了点头,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道:“那这些家禽家畜的过冬问题你们是怎么考虑的,还有明年大规模养殖以后,饲料问题怎么解决?”
旁边的王福海笑着道:“在现代社会我们就已经考虑过这些问题了,养殖基地在做规划的时候,我们也想了很多应对的办法。首先是选择禽畜品种的时候,尽量选择适应东北高寒地区,而且已经大面积养殖多年的成熟品种。
再就是明年公司就会为我们铺设供暖管网,我们也会采用一些大棚养殖技术,而且我们的养殖场都集中在那几座大型的钢结构厂房中,冬天遮风挡雪,夏天厂房可以卸去百分之五十的墙体,能最大程度的做好通风工作。
至于饲料的问题,那就更简单了。我们在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采用生态化养殖,比如肉鸡的饲养我们就会采用半放养的土鸡养殖方法,我们已经把养殖基地后山的一片山林整理了出来,而且还用围栏围住了。
每天只喂一遍我们自己调配的饲料,让鸡在周围的林地散养,自主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它们的食物结构,保持肉鸡本身的土鸡肉质的品味,而且尽量把它们的生长期控制在三个月以上。”